冷兵器时代,不论多么强大的游牧民族,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原理就是"逐水草而居",突厥可汗也不例外。叶护可汗到哪里,西突厥的重心就会跟着移动,而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有固定的...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官员把玄...
人类文明大多是依河流而生,大地是母亲,大河就是母亲的乳汁--恒河和亚穆纳河是印度北方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
那烂陀寺并非单独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组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后有六代帝王先后在此迎建寺院,不过那烂陀寺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最高学府,不只是因为它建筑规模...
三、教学态度开放。这一点在介绍那烂陀寺的时候也曾提到过,整个那烂陀寺不仅有数千名僧人,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求学和游历者。这些"居士"和"外道"有的是慕名而来真心求...
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职业为生存,事业为追求, 有的人为生存放弃理想,有的人为理想朝不保夕, 很少有人能像玄奘一样将职业与事业...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的行李从...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没去长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职业是手段,事业是追求;对玄奘而言,他的职业是一名僧人,他的事业则是取得真经、弘法苍生,把职业和事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玄奘所处的时代,中原地区的佛经大多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的"梵本",而是中亚和西域各种语言翻译过来的"胡本"。也就是说,这些佛经是先从"梵本"翻译成"胡本&quo...
其次,由于玄奘主持翻译的佛经与梵文原本在内容和意思上最为接近,所以人们往往把玄奘版佛经当作原本来看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译经"实为"护经",翻译实为传承。经过两...
精通地理的旅行家玄奘玄奘留学印度15年(629-644年),旅途往返两年,先后共计17年,行程5万多里,历经西域、中亚和南亚大小110个国家(多为城邦小国)所闻所履28国,连同附述的12国,共...
玄奘对佛教经典超凡领译玄奘赴印取经留学,与今日海归学人不同,往返皆取道于陆路。是一个“陆归”学僧。他于645年3月回到长安,带回大小乘佛经520夹,657部经论,入住弘福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