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贤清法师/ 文章正文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七

导读:《法性基础》之十七—— 2013年1月7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重点分享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形象。今天接着这个话题,还是这个内容,接着往里边挖。总之有些内容挖得越深,与现实的生活越能够结合,那我们所学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作用也就能够体现得出来。不然我们了解很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结合,那这些内容在我们相续中就没办法增...

  《法性基础》之十七

  —— 2013年1月7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重点分享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形象。今天接着这个话题,还是这个内容,接着往里边挖。总之有些内容挖得越深,与现实的生活越能够结合,那我们所学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作用也就能够体现得出来。不然我们了解很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结合,那这些内容在我们相续中就没办法增长广大。

  好,还是简单地板书一下,不能让大家的眼睛闲着。(法师板书“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上一次课重点对这两个内容做了一个分享。在学习《心经》之前,我们所有的概念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还有个概念叫“空”。但是通过反反复复探讨,逐渐了解到色和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啊?(现场沉默)好,不回答很好,一回答就错。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错,说“色异空,空异色”它也错。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站在我们角度上这是错的;说“色异空,空异色”,站在菩萨的角度上是错的。任何的回答都有一个角度的问题,任何一个回答都有一个前提,对谁讲结论就不同。所以学习佛法考试就没办法考,(法师笑)因为这个答案不是固定的,要看场景,看我们自己有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个佛法的内涵。那是要在场景里面去体验的,不是让我们在一个离开环境的情况下给它一个悬空的概念,这个没有。至少我们可以开始思考了,说这些五蕴——诸法,五蕴就是诸法的代表,诸法和“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探讨这个关系的时候,那肯定对于五蕴这一色法,对“空”的概念到底是什么,需要深入去挖掘,不然这关系就找不到。

  目前我们对这两个概念还没有深入去挖掘,但是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出现的一个词“异”比较熟悉。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些感受了,过去我们一般地理解“异”就是不同,一个东西和另外一个东西同还是不同,都是一种客观的描述。可是今天在这儿学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时候,这个“异”是不是客观的描述?是不是?(学员:不是)不要回答!(法师笑,众笑)一回答就错。你不要投我所好,说:“哎呀,法师!您的意思应该是说‘不是\’这个答案,所以我回答不是。” 这个“异”,之前的分享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异”是什么?(学员:障碍)障碍。这个障碍已经有一点点主观的因素了,但还是客观的成份比较大。“异”,当我们理解是一种不兼容、不接纳、一种排斥的时候,主观性因素就出来了。所以这种“异”——排除异己。这个“异”在《说文解字》,在古代的篆体字里边,(法师板书篆体“异”字)大概就这样写的,大家可以看出来吗?当然繁体字它是这个,(法师板书繁体“异”字)望文生义就是“共田”,大家共同所拥有的田。这有什么不好呢?可是这跟“异”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它这个篆体字就是这样一个篆体将来简化成这个了,这个大家看看,(指黑板上的篆体“异”字)写得不是很标准,但是大体形状已经有了。这是什么?(法师指篆体“异”字的上部分)

  (学员:一条蛇。)

  法师:一条蛇啊?(众笑)奇形怪状,就像人的头一样,但这个头又不标准,奇奇怪怪的。所以“异”在《说文解字》就是“怪”的意思。但“怪”是什么呢?心作圣那就怪吗?这个“怪”它又解释:异也。如果没有记错是这个意思,大家还可以下去再看一下。这个“异”说是一种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这种奇怪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兼容于我们平常的认知的。我们生活中如果见到一个很奇奇怪怪的人和事,会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共业的力量,就是整体心理上的排斥。

  各位今天来,无论是发型,当然我是比较怪异的了,(法师笑,众笑)如果各位不是出家人,也穿这身衣服,也剃个光头,那就怪异了,而且很怪异了。大家的发型尽管有长发、短发,穿的衣服尽管有五颜六色,但基本情况下都不是很怪异。如果我们很怪异就不兼容于这个环境,大家心理上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排斥的力量。所以这种异、奇怪的东西、异端一般来讲,不被一个环境所包容,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割裂。但是大家知道,这种割裂它只存在于我们主观意识里面,万物之间的和谐它是自然而然生长的,他们之间不会排斥。但是我们人心会排斥,我们人会做取舍。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早上在打扫卫生,一开门那只小白猫马上又跑进来了。跑进来老老实实地在那待一待多好,它不,非得跑到沙发上;跑到坐那也很好啊,它也不,非得在那挠;(众笑)它那两个爪子,你挠也好,别挠烂、挠破呀,它还挠破它!很好的一个沙发,它跑来以后挠几下,留下了永远的创伤。不忍心,你说还忍心让它在那待着吗?肯定会把它赶走。各位有几位还忍心让它继续待下去?没有吧?所以不忍心,就把它赶出去了。

  当时抱出去的那一刻在想:我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让它出去?直接原因是因为它在那里搞破坏?肯定是在搞破坏。而且搞破坏之后后果是很严重的,后果非常严重。这后果是:马上挨批评了!挨批评可能还是小的,如果这个创伤已经非常明显,将来就要换了,一系列后续的问题。一想起这个,内心的负担好重,压力好大。觉得这个猫真是一点点都不体谅人的心情,它不代人着想,什么原因呢?没有学习佛法。(法师笑,众笑)可是后来就想,这个猫真的是这样来气人的吗?它真的是过来给人捣乱的,想让人产生烦恼,产生烦恼以后把它暴打一通赶出去?难道它真的想要这个结果吗?不是吧?在它眼里面是不是在搞破坏?不是。它肯定没想到要破坏沙发,再给你挠几下。如果它想着破坏的话,可能我一起来它就很害怕。可是不,它在那挠得很开心,我站起来以后它也不觉得很害怕,它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错。它现在挠得很开心,可是我却很生气。谁的境界高啊?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七

  (学员:当然是猫。)(法师笑,众笑)

  法师:对呀,肯定猫的境界高。后来一想这件事情很不划算,觉得很奇怪,奇怪什么呢?同样一件事情它可以很开心你却很生气。你说你比它境界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不出来。所以后来我就不生气了,至少这个心理状态不能比它还差吧,没道理的事情。后来想想,它没有这个意识,它不是来搞破坏的。猫没有这么分别——你的沙发就一定比外面的土地要高贵多少,对不对?在外面挠,在这儿一样挠,有什么分别?人家猫没有分别,只有我们人才有。这个东西是很高贵的不能随便破坏它,但是其它东西我们就不管了,随随便便可以破坏——外面石头什么的。可是对于考古专家来讲,你就不能随便去碰那些东西,碰了以后罪过是很大的,他保护那些文物甚至比他的生命还重要,你碰得了吗?可是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块石头,有什么关系。

  在考古专家的眼里,我们跟猫有什么区别?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有意想去伤害这些古物,而是因为在我们眼里,它没什么价值,它和土地一样没什么价值。我们打一打、弄一弄,不过是表示对它的一种亲切而已。猫也是这样子,在它的观念里没有破坏的概念,可是我们人看它就给它安立定性——猫在搞破坏!是不是?(现场孩子笑)你看看多高兴,当然高兴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没有这些概念。这个推论大家赞同吗?

  (学员A:赞同。)

  法师:哦,赞同吧!猫没有有意识在搞破坏吧?应该没有。后边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员B:我想问一下,最后的结果您是把它留下来了还是扔出去了?)

  法师:我还是把它扔出去了。(众笑)

  (学员B:您都不生气了,何必把它扔出去呢?)

  法师:这二个可以兼容。我既可以不生气,也可以把它扔出去。(法师笑,众笑)至少做什么不生气,但还可以做不同的选择。

  (学员B:您把它扔出去不是剥夺了它的快乐了吗?)

  (学员C:它可以到外面挠地一样啊。)

  法师:对啊,它到外面去挠那个地一样很高兴,它没有这个分别。后来就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待这些事物,因为自身的执取,往往一件事情如果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给它定性就是这个东西在搞破坏。可是稍微地冷静下,你会发现它没有这个意识,至少它不是有意在搞破坏。如果我们对这个猫稍微观功念恩一下,(但这个观功念恩有一点个人的想象了)或许它做那个动作时是在提醒,提醒我干什么呢?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七

  (学员D:别生气。)

  法师:别生气啊?哎哟,这个境界高了。

  (学员E:饿了,给它点猫食。)

  法师:对,有可能在提醒我:它有点需要,有需求,在给我打招呼。也有可能在提醒我:早上起来要锻炼身体。你看我这样,(法师做出双手抬起的动作)就这样锻炼身体。(法师笑,众笑)不要老在那儿坐着,对不对?锻炼锻炼前身,锻炼锻炼后身,可以这样想吧?

  (学员:可以。)

  法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想呢?它没有在搞破坏都可以把它想成在搞破坏,为什么它没有利益我们,不可以想成它在利益我们呢?这个时候,如果这样想的时候我就赚了,赚大发了,对不对?这个时候我的心情一定比猫更高兴。人的境界体现在比动物高,应该可以从这个角度上去检点。你没有办法检点同样一件事情,人家没有一点点影响,结果你气的半死,你说你的境界比它高,高在什么地方呢?体现不出来。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学员A:我觉得其中一种推论特别不合理。)

  法师:不合理?

  (学员A:您又不是那只猫。)

  法师:是,我又不是那只猫,所以呢?

  (学员A:其实猫挠这个沙发,就说明这个沙发可能比外面的东西好玩。所以这个推论不成立,您要说那个土和沙发一样的好玩,我觉得这个推论不成立。)

  法师:你怎么知道在它眼里,沙发一定比土更好玩?

  (学员A:至少它在玩沙发,没有玩土。)

  法师:它一天到晚在那儿玩土,玩够了。这沙发偶尔才玩一次,机会难得。(法师笑,众笑)至少这件事情,同样一件事情,当然我还是不愿意让它在这儿待着,我还要考虑说,结果它确实对这个沙发造成破坏了!我虽然没有这个执着了,但师父有啊!(法师笑,众笑)师父进门一看,沙发坏了,他肯定能做出这样的分别:沙发怎么会坏了呢?他肯定会说:你怎么回事?你打扫卫生怎么让猫跑进来了呢,对不对?会这样吗?

  (学员B:不会。)(众笑)

  法师:师父会怎么反应呢?

  (学员B:师父是慈悲的。)

  法师:师父是慈悲的,然后打个电话,发个短消息说:过来,坐下来聊聊,这个沙发是怎么回事?给我讲讲前因后果。好,我就给他分享像我在这儿跟各位一样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师父会不会听了也很高兴啊?“好,这样做很好,以后就这样做。”会吗?

  (众学员:不会。)

  法师:不会吧?所以我在想,师父的境界可能还不如在座的各位那么“高”,因为大家很高兴,师父那个时候很发火,怎么回事?这个结论有问题吗?这个中间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C:不见得。)

  法师:不见得。

  (学员C:不是以我们的角度来看待。)

  法师:如果师父看到这个了发火,然后把我批了一通。各位如果是你,你怎么想这件事情?好,有同学要分享,你说。

  (学员A:我觉得这其中有一个很实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只所以我们会觉得别人怪异,去排斥别人,那肯定是伤害到我们的利益了,否则的话不会有排斥。)

  法师:你能回答一下如果你是师父,遇到这个场面会怎么反应?

  (学员A:我会觉得师父肯定也会生气,他的利益在哪呢?他想要做的是,沙发放在这儿给我们坐的,一起学习来探讨的,然后去弘法什么的,他有这个目的在。)

  法师:对。

  (学员A:这是他的利益所在,如果说有人或者有猫来破坏的话,就让他的利益受到损失。)

  法师:你的意思是说师父有很强的执取,对不对?非常强的执着。还有没有其他的?

  (学员C:是不是看到沙发被破坏了,沙发就是沙发,坏了就是坏了。)

  法师:然后呢?

  (学员C:没然后了。)

  法师:没然后了?

  (学员C:没然后了。)

  法师:师父在这个房间里可要经常接待客人,如果这样的场景,客人面对的话他会怎么想?每次只要接待客人,师父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茶的温度、茶叶、茶杯都要准备好,礼物也要准备好,环境就更不用说。这时候发现一个沙发中间烂了,(众笑)而且是非常显眼的主宾的位置上,各位你想想看是什么心情?

  (学员D:重新换了。)

  法师:是啊,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吗?

  (众学员:不能。)

  (学员E:换沙发吧。)

  法师:好,你说到时候客人来了一看是这样子,什么心情?如果你是客人你是什么心情?

  (学员F:“哎哟,还真不愧是佛协呀,椅子用的就是这个。”)(法师笑,众笑)

  法师:什么意思呀?

  (学员E:这么简朴。)

  法师:这么简朴?好,以后接待各位的话就用这种方式来接待。(法师笑)

  (学员C:您不是说师父接待前都要细心准备一番吗?不如铺个垫子。)

  法师:我们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关键在于你站在什么立场上去看待这件事情。当时压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不是我的原因,这个房间我不用,所以它烂一点好一点本质上跟我没关系。但问题在于要考虑师父的心情,要考虑主人的心情,这件事情不允许发生。我没办法交待,站在这个立场,是不允许这件事情发生的。但是是不是一定导致:我对这个猫很讨厌,一定要惩罚它,这可不一定。它“嗖嗖嗖”地跑进来,是你让它进来的,你可以不让它进来。但是让它进来了,它做什么事情不是你的责任吗?是我把它放进来的呀!这个我是有责任的,你能怪得了它吗?你怪它只能怪自己,你连只猫都看不好,肯定不能怪它,所以这是立场的不同。

  即便这儿的管理员,或者是师父,或者是主人来了以后看到这个,他会对那个负责的人发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这块场地不单单是他个人要用,还要考虑接待客人,乃至于说其它关于公物的问题——公共物品损害的问题。这是属于个人在做这件事情时,只要稍微避免就可以少一些的过失,可以避免为什么你没有避免,这是我们的过失。但是这个过失是不是导致对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去愤怒,一定要去惩罚?这可未必。这不是必然的结论。所以在同样一件事情上,我们要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内心对这件事情的判断,站在不同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结论。当我们接受批评,看到别人发火的时候不能说他不慈悲。如果简简单单这样想的话,那我们对慈悲的理解简直是太教条化了。

  (学员A:法师,我想问个问题。猫挠沙发这件事对猫而言是不是一种过失或者罪过?它已经把沙发挠破了。)

  法师:你认为呢?你认为是过失吗?

  (学员A:对猫而言,是不是猫自己的过失?它把沙发挠破了是不是它造作了恶业。)

  法师:是,你说它有没有在这个过程造什么恶业?破坏三宝物?(众笑)那是什么恶业呢?它有造什么恶业吗?

  (学员B:法师,是不是对动物有一个戒律?)

  法师:对动物还有戒律?(众笑)

  (学员B:对动物是饲养不杀,反正有一条戒律是对动物的,是不是啊?)

  法师:这个事情,我们在判断这个业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对这猫来讲,我们绝对不能得一个结论:猫在破坏三宝物,最后一定会堕入地狱的。(众笑)这个结论无论如何都得不出来,所以你不可能在那再骂它一通说:你真愚痴,将来一定会堕地狱的。(法师,众笑)你会对它这样发火吗?各位?会吗?如果我们对它这样发火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是骂愚痴的人愚痴。(众笑)猫不会堕地狱,骂猫的人会堕。这是很简单、非常明白的一件事情。大家想想,我们换一个场景,不说这只猫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子,对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寺院乃至说没有很好去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在寺院吃了一口饭,在银杏树下捡了颗银杏子,他觉得很好玩。这个时候你过去马上把它抢过来说:“这是三宝物,不能私自抢劫、偷盗,这将来会堕地狱的!”把人家骂了一通。大家想想看,这种场景跟对这只猫的态度,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这个造业不是那么容易就造下来的,一般来讲对人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心,人不会随随便便伤害别人去造恶业,没有的,这样事情从来没有。

  所以一般来讲,为什么我们要注重人身,就是因为我们人身有一个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人造业的力量特别强。为什么人造业的力量特别强,而这些动物造业的力量特别的弱,什么原因?因为人会思考。人有思考、人有分别。造业是靠思考、分别造出来的。在没有思考、没有分别的情况下,不能说他没有造业,但是你不能说他在造业。因为它没有善恶的取舍,没有分别,这样一个非常强的分别心,所以它即便在造作这件事情,但这个业造的是无记业,没有明显的善、恶性的区分。当认为它在造恶业的时候不是它在造恶业,是我们自己在做出这样的分别,要小心,是我们人要小心,不是动物要小心!大家想想看,这是我们的分别在造业。

  好,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了,当我们说“色不异空”的时候,其实这些诸佛菩萨,这些圣者他就是看到了我们人对这种分别越来越执取。我们在这看待任何事情时候,都很容易给它安立一个概念、安立一个定性。定性以后,是我们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在造业,而这个东西到底在什么状态,我们不知道。所以,这件事情,如果大家印象还不够深,在《百年虚云》里面,关于虚云老和尚的那个影片里面,有一个场景跟这个非常相似,什么场景呢?

  我们在共修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当时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决定要朝五台山的时候,有几个法师被他感动,和他一道去朝山。这几个法师好好朝山就朝山呗,他们一路还要造口业,造什么口业?有一次他们朝山的时候很累了,坐在那儿,坐那以后虚云法师坐在旁边,在那很安静地用功。他们这些人在那无事生非,无事生非就吵起来了,什么原因吵起来了?这时候看到一只船,载满了乘客到岸边停下来,这件事情,他们就开始争执不下,争执什么呢?因为船在靠岸的时候不可避免对鱼、虾造成伤害,而这些法师学了佛法以后对这些鱼虾的怜悯之心,简直是强的不得了,不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鱼、虾怎么可能被这个船给伤害,这件事情容忍不了。其实容忍不了可以好好想办法帮它们做点工作,超度也好,将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也好。他们不这样,在那吵,吵什么呢?看看在这个过程中谁在造业,到底是船夫在造业,还是乘客在造。就是鱼、虾死亡这件事情,到底是船夫的责任还是乘客的责任。各位,你们觉得是谁的责任?

  (学员A:都有责任。)

  法师:啊?都有责任。(众人笑)

  (学员B:不可避免的损害。)

  法师:啊?不可避免,是啊,不可避免,有没有责任?

  (学员A:坐船的也有责任。)

  法师:坐船的有责任,你刚才已经说过了,都有责任,那船夫也有责任,坐船的也有责任,那船有没有责任?船也有吧?是船直接磓了人家。要找责任的话,船也是有责任的。所以,一个法师就讲,一派观点就是船夫的责任。如果船夫不开船,鱼、虾就不会受到伤害。另一帮就说乘客的责任,乘客如果不坐船的话,船夫也不会开船。是不是很有道理?这就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的理婆的理,各说各的理。到最后呢?没交集。(学员:我觉得,就是不需要考虑,那个鱼、虾不会死。)鱼、虾不会死?这个前题否定的话,这个问题就不用再探讨了。(众人笑)在鱼、虾被这磓死的前题下探讨这个问题,他们一定是看到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这争吵这样的问题。

  最后争执不下的时候,找谁去评判了?找那个不说话的人去评判。大家说道:你不说话,什么意思?你来看看我们这个问题谁说的有道理。虚云老和尚说是谁的问题啊?(学员:他们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学员:他没说话)他没说话?过去的传统公案:二个弟子在吵架,找禅师了。禅师说:“你对,你也对。”第三个人不明白了,说:“怎么可能二个人都对啊?”禅师说:“你也对。”(众人笑)三个人都对。心里很高兴,就回去了。这个时候老和尚会不会说:你也对,你也对?到最后都有责任了?会不会这样讲?不会的。不是船夫的过失,也不是乘客的过失,是你们的过失,是你们吵架人的过失。他在判断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从有没有那种心情上去判断的。大家想想看,船夫真的是想杀害这些鱼虾吗?他心里面根本就没想这件事情,只是想谋生。这是我的职业,想谋这个生,然后去载乘客来坐船这件事情。乘客会想着鱼虾吗?乘客他想着办他的事情,在这个里边对鱼虾这件事情他们从来没有观照到。当然大家说那这样的话,社会不是有很多的那些屠夫吗,他们也是为了谋生,他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子也没有过失?也没在造业?这个情况就不同了吧?这个情况截然不同了。没有直接磓鱼虾、伤害这些鱼虾,这个情景是不同的。

  所以在这里边,我是觉得虚云老和尚在判断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从人心上去出发,他看到了造业最根本的那个出发点,判断这个只能从这里判断。

  既然这样他们都没有过失,可鱼虾还是照样被磓死了,这件事情作为学佛人,作为对于生命有一定观察和体验的人,容忍不了。那你能做什么呢?你总不能让船夫也不去开船了,乘客也不过河了,你能做到吗?你如果去做的话,马上人命都出来了。那可不是鱼虾的问题了,马上斗争就出来了。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肯定不是。估计老和尚在那坐着干什么呢,如果他听到有人在那儿争吵,那肯定是想着鱼虾,给它们念经,给它们做功德,给他们回向。如果他们将来有能力,可以架一座桥,让这些人好好过桥,别坐这些船,鱼虾不是救下来了吗。你能做吗?我们做不了。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造业的方向就改了,而不是在这儿讨论。第一个改变不了,第二个没有意义,徒徒增加我们自身对这件事情的分别。在这件事情里面,渔夫和乘客他们造的是一种无记业,可是在那争吵的人造的可是恶业。这个恶业不单是语业,而且心杀,有心在杀的业,都在那绑着,一点都没有少。

  这是讲到哪儿了?(法师笑,众笑)讲到“异”。(学员:从异讲到猫,猫讲到鱼)对!讲“异”讲到猫又跑到鱼身上去了。可是怎么回来呢?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就是分别,人的分别心。“色不异空”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这个“异”,它更多是一种主观力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这种主观的力量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执取和分别。因为我们这种执取和分别,让很多的事物没办法兼容——要么就是否定,要么就是肯定,最后大家彼此之间没办法共生。在这件事情里边,对自己没办法共生,所以看似我们在否定一个事情,实际上我们自己的生命力在那一刻已经被抹杀了。

  好,这是我们对“异”的一个补充的分享,在这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A:法师请问一下,刚刚您举的那个例子,这个例子中渔船撞死了鱼虾,那我们明明已经看到了,就无所作为吗?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路边上偶然看到一只流浪的小猫或小狗,在马路边上徘徊,我们可能会预测它会被往来的车碰到,那我们还无所作为吗?)

  法师:你准备有什么作为?

  (学员A:比如说帮助它,就是想办法让它避免这种厄运,或者说尽我所能吧。)

  法师:你准备做到什么?

  (学员A:也不能做到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了这种结果而不去做什么,我们算不算一种有意识的去造的业?)

  法师:大家觉得是不是?(学员:不是。)如果平常没有注意,还不用讲。

  (学员A:比如说船上的船夫和乘客,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他们反而是没有这个业的。但是对于那些看到的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但是还是什么事情都不去做。)

  法师:刚才不是说了虚云老和尚已经在那里做了吗?而且如果你将来想做的话,你可以给大家搭一座桥,对不对?(法师笑)你要在路上看到一只流浪猫,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把它带回到家里面去。可是你要想想带回去的话,家里人是否能够容忍它,如果家里人容忍不了,背着你把这只猫给伤害了,而且因此你们家人闹得非常不和,你能背起这样的结果吗?如果能,考虑好的话,你就可以做。

  (学员A:像这种情况还是挺于心不忍的。)

  法师:是啊,于心不忍!以前和大家分享“菩提”的时候,我们是从“仁”这个角度上去看的。当时对这个已经有探讨了,其实我们的“不忍人之心”,在面对同样场景的时候都是会有的,这是人的本性。但是每个人在面对这个情况的时候,他的作为是不同的,这体现我们对这颗“仁心”的开显程度是不同的。

  这个开显的程度不同,好多时候我们去做一做善事就知道了。做善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过去我们讲“好人不得好报”,很多原因就在于,你不做还好,只要做一件好事情,马上就要付出代价。一般来说,做一件好事别人马上就给你的回馈很好,这样的事情是很少的。一般来讲,当我们对这只猫好的时候,你兼顾不了这个猫它的行为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你对这只猫很好,可是它破坏了这个环境,破坏了环境你要负直接责任,你不能说:“我心很好,我在照顾它,所以你原谅我一下吧!”这样的要求我们提不出来,对不对?而且我们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只能说明我们的心在对待猫好的时候,已经伤害到另外的群体、另外的对象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一旦发现我们的行为对另外一些人造成影响的时候,马上就会调整我们的行为,对不对?在那种情况下,周围人给我们一个反面的、所谓的“好心不得好报”的状态,不要认为是因为你这个行为直接导致的一个恶果,如果这样看待,因果就不成立了。因果是你做了一件好事情,这件好事情本身感得的果是好的。可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附带对其它事情产生影响,而且很可能在做一件好事情的时候,对周围人是造不好的业,因为你伤害到了别人。所以所谓的“不得好报”,是因为那个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影响,它给我们的一个回馈。可不要认为说是好心感得的,而是因为好心的观照面不够,而给人带来的影响,那个影响给我的反馈。

  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它只能拓展我,拓展我什么呢?再做一件好事的时候,要考虑到更多人的需求。这就是一种平衡,这就是一种整体的直观。大家知道,整体直观就是这样子,我们考虑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最后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平衡的智慧就能够开启多少。

  如果只执取一个人、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整体直观是非常小的。非常小的时候做这件事情,在更大的范围内已经造成破坏了,这个破坏是很大的。所以那个所谓的“好心不得好报”,只是因为这种破坏而导致的一种影响,它只是在提示我们,要拓展了,智慧要增加了。

  (学员A:法师,那这样子是做的善业还是恶业呢?)

  法师:这样做的是善业还是恶业,你觉得呢?

  (学员A:如果对周围的人影响得比较大了,就是恶业了是吗?)

  法师:影响比较大才叫恶业,什么意思呀?善恶业是性质,可不是数量的问题,善恶业一点点影响,善恶业的性都可以给它定一个性。

  (学员A:比如说,因为要达到某个目标,却伤害了关系到这件事的人,那这件事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是由于伤害了周围的人,它的性质就变了是吗?)

  法师:是。所以在这里边,我们去判断,还是要回归到造业的核心上。否则大家做不对这个业,以后大家在学习《菩提道次弟广论》下士道,专门要讲这个业的问题。这个业的问题,有的人说要看发心,有的人说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实际上业它是一个圆满的四个要素,必须要均衡——你的发心,你面对的对象,手段和最后的结果要均衡。一定是从四个角度一起来评判它,不是单一的角度说:我发心好就一定是好!没那么简单。在刚才说的那件事情里面,只能说这个业就变得非常复杂了。

  比如说:我现在对一个孩子,对一个对象在造一个善业的时候,我这个行动,现在是在给大家分享,如果现在直接跟这个小孩子在互动,(法师指现场的一个孩子)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跟这个孩子在那一刻互动的时候或许对她在造善业,可是因此伤害到了大家,让大家起烦恼,让大家浪费这个时间,这件事情我对大家就不能说是造善业,对不对?结果上看已经是恶业了,只能说是结果上看是恶业,但是发心上我没有想着伤害大家。所以结果上看它是恶业,从发心上看它不能是恶业,不能说。你要说是恶业我就觉得很冤枉,我没有想着伤害大家,我有什么理由要伤害大家,对不对?如果我真的想伤害大家,那一定是过去大家曾经伤害过我,现在想报复大家。(法师笑,众笑)不然的话,无缘无故,我就想伤害大家,不是个神经病吗?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可能一种状况,就是我太过关注她而伤害到了大家。我太过关注一个对象而失去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事实上我已经失去了。所以大家在这种情况下,要给我一个回馈,什么回馈?你可能不声不响地就走了,因为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走了。你也可以跟我提意见,或者跟我大吵一通,跟我发脾气。这都无关紧要,但一定会作反馈,如果你如如不动的话,那你境界挺高的。一定会给我反馈,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意识到说:我要去做调整了,让这个善业造得更圆满。所以我面对一个人在造善业,对大家也不能够造成伤害,对大家也要有利的时候,这个善业就逐渐圆满了。我们不可能在对一个人造善业,比如说对一个孩子关心,对一个学生很关心,对一个朋友很关心,在关心他的时候伤害了很多的人,即便是对他的善业也不能说造圆满了。因为将来会有很多的障缘,什么障缘?这个善业感果的时候会感得很多的障缘,没办法让它感果,自然而然业的反馈就是这样子。那个时候你也不要抱怨,只能说我们当时造的善业不够圆满。业非常复杂,不是那么简单,一个因就有一个果,有很多很多的缘起。这些缘起,现在我们就要分享的就是“色不异空”另外一个层次上的内容。

  这个问题就先到这儿了。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七

  (学员A:师傅,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就您的这个话说,问一下这个业造得圆满不圆满,比如还是您刚才的那个话题,对一个人造善业然后伤害了可能很多的人。现在您反过来,对很多人造善业,但是有可能会伤害那一个人。然后您又可能出于这种发心,这个业您愿意自己来承担,那是不是说这个业会相对来说,造得相对更圆满一些,还是已经圆满了?)

  (学员A:很难吗?)

  法师:只能说一个结果一旦产生,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业已经造下去,我们只能在未来,在当下一刻往后调整的状态里面去做的更好。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它的性质就很难再改了。所以为什么过去古人的言行那么谨慎,他们真正对业果有体验以后,言行就变得非常谨慎的原因就在这。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泼出以后想收回来那是绝无可能的,这个过程没办法逆转。你别觉得说我只给一个人讲,(法师笑)你只要说出来,只要行为做出来,这些影响都是不可弥补的,就是这件事情是不可弥补的。我们能弥补的是什么呢?就是说的话做的事情只能在以后做的更好,这就是什么?这就叫学费,这就叫代价。我们上学要交学费,对不对?你参加个培训班要交学费,现在我们进入社会了,要成长也要交学费。可是你交给谁呢?交给谁?(学员:交给社会)(法师笑)交给社会,就是呀,我们就交给社会,交给社会中间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这种空间它在包容我们的成长。所以在这过程中所承受的曲折,所承受的痛苦,这都是我们的学费,是我们必须要交的学费。所以这些苦必须要吃,人不吃这些苦,要想成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以前给大空分享过,什么我们快快乐乐挣大钱,高高兴兴去搞心理成长,(法师笑)绝无可能。我们要想获得一点成长那都是要经过风吹雨打日晒,一定要经过暴风雨的锤打,最后这个东西才有韧性,成长起来了,温室里面绝对不可能的。你想很快、很温馨,结果就长出来了,那是绝无可能。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一下“色不异空”。刚才主要是从“异”的角度来去认知,认知什么呢?认知我们人对于外在事物种种的分别和执取。它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对不同的东西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抵触、排斥、不兼容,从此丧失了我们自身的一种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它。今天对这个“空”和“色”的内涵稍微再做一些探讨。

  大家知道,当我们看“色不异空”,不看中间的,看两端的时候,就是两极,两个极端的角度来去认知,认知什么呢?认知我们人对于外在事物种种的分别和执取。这个色乃至于受、想、行、识这五蕴是指什么呢?严格上讲佛法关注的是我们的生命,关注的是我们的轮回。它对于物理世界,外在大千世界的认知还不是主要的,它在含摄万法的时候,无论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以我们生命为核心的。所以当我们看这个色的时候,不要浮浮泛泛地认为这些色法讲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果相,这一生投胎三世轮回。这一生只要投胎以后,出生、成长、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的一生,这是一个果相。这个果相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样一个五蕴的结合体,它是一个宠然大物,是一个非常显现的一个景象。这个景象对我们来讲,因为它已经是果相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执着一个东西。这就是这个东西,这就是一个纸盒。可是我们在给它安立一个纸盒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的执取,它只能放纸,放别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不太好,或者说这不是它的功用。因为它就是一个纸盒,你就放纸,慢慢慢慢的我们会对已经显现的事物产生非常强非常强的执着。

  而“空”,却是另外一个极端,什么极端?“空”,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没有了。所以当我们在看这个人的时候,在佛看来,在这些圣者看来就是空的,空的话在他看来就是这个障碍性没有了。我们今天看这儿有一栋墙,这儿有个物体,很实在,可是对他讲,如果他证得这个“空”的境界,对他来讲这个障碍性就没有了。他可以走出去,不然的话,神通你怎么解释?神通,就是障碍性没有了。神足通就是空间的障碍性没有了,他的天眼也好,天耳也好,这都是障碍性没有了。这个色法对我们来讲很实在,可是对他来讲,确实就是空的。大家知道,对我们来讲这是不可理解的,这是一个极端。所以,当我们要尝试着去理解“色不异空”的时候,如果不去探讨,不把我们的认识细化,这件事情是绝不可能理解的。

  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了很久,你要跟周围人分享“色不异空”的话,他“呯”地一下给你一巴掌,看你空不空?如果你如如不动,那真的空了。你能如如不动吗?各位,你能如如不动吗?(法师拍一下现场的同学,同学笑了。)(法师笑,众笑)他还笑了!你现在笑,现在是有心理准备。如果没心理准备,看你笑不起来,对不对?马上就发火了,凭什么打我?你不是“色不异空”吗?这种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没办法去理解。所以,我们现在想要去了解这么一个过程,一定是要慢慢把这个概念把这个鸿沟填补。填补的时候,那就是离空有一个东西,离色法也有这样一个东西,中间给他连贯起来,而这个东西是我们可以观察的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不可能粗的给别人分享“色即是空”,绝对不可能的,中间一定有个桥梁,这个桥梁是什么?

  (学员A:仁。)

  法师:哪个人?这个“仁”啊?(法师板书“仁”)

  (学员A:对。)

  法师:为什么这个是桥梁呢?既然你回答了,说明你有体会了,你有这个体验了,你怎么去把他联系在一起?

  (学员A:桥梁代表沟通和一体性。)

  法师:沟通和一体性,好,还有没有?那这个“仁”是沟通和一体性吗?这不是两个人吗?怎么是一体性呢?

  (学员B:两个人才能组合一个字。)

  法师:大家知道,这个“仁”是什么呢?“仁”就是不二法门。这个仁就是不二。平常我们看是不是两个人?这是二,对不对?你要加一个东西就不二了。什么东西呢?把“人”给他加进去,这就是不二法门。这个法门,就是一个渠道,就是一个途径,但是这个途径就是不二。不二的途径趋入以后最终是个什么境界啊?就是“一”的境界。所以这个人,是我们趋入“一”的一个法门。将来要去体验这个道,要去体验这个“一”的话要靠什么呢,就要靠这个“仁”,就要靠这个菩提心,不二的法门。现在跟大家分享的还不是这个,跟这个有关,但还不是这个。这个“空”是?这块是什么呢?

  (学员A:观望。)

  法师:什么?

  (学员A:观。)

  法师:观,观是一个途径,其实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就是那个桥梁,就是那个“几”,就是那个“有”。大家知道,“有”是偏向于“色”的。一旦有“有”,色法就出现了。而这个“几”,就是偏向于“空”的,这个就是桥梁。将来我们的“有”感果的时候,有大势力的那个潜在的势力已经非常饱满了,靠什么积聚起来的呢?靠一个一个的“几”给积聚起来的。这个“几”是什么?我们只有越来越观待那个“几”的时候,对这个“空”才有体验。对“空”大家不要想着:“哎呀,我们从果上直接看‘空\’。”我们是看不到的,一定要有桥梁,这个桥梁是什么呢?就是对于感果之前有一个大势力,我们对那个“势”如果有判断的话,我们已经有一定的“观”了,观照的功夫已经有了。这个我们可以看,一人的生命,命运的轨迹也好,社会的发展的轨迹也好,好多时候你会觉得说就是这样发展了,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有”已经形成了。大势已经所趋,大势所趋个人的努力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老子看到了,他骑着牛走了,孔子看到没有?

  (学员A:也看到了。)

  法师:孔子也看到了,可是为什么他留下来了?

  (学员B:他入世了。)

  法师:因为他留下来了,所以结论是他入世了?你不能说因为他入世了,所以留下来了。其实入世和留下来是什么原因呢?取向不同。即便孔子他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大势所趋,可是他不是在这个大势所趋上去改变这个社会,他是在什么地方改变了?他是在“几”上去改变了。他在种那个“因”,他在种下一轮社会如果重新复兴那个正因,他当时在种这个因。而人种“因”是不可能在顺境里面种的,最正的因一定是在困境里边。那个东西考验我们到底发心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他如果坚持不懈走下去了,那个因就种下来了。大家看看,我们的孔老夫子为我们的整个社会种因种了多久。到今天要想去了解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离开儒家、离开孔子、离开老子这些著作,我们是不可能的,绝无可能。

  偏向于“色”的我们从“有”,这个“有”是潜在的,将要感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偏向于“空”的,我们去观这个“几”,这个“几”就是非常微小的地方、非常细节的地方。我们看待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到一定程度以后,看的就是细节了。细节做不到了,这件事情的品质、档次就上不去。现在这个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细节决定了成败”。

  对这件事情我们要好好的探讨一下,(法师板书“细节决定成败”)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这个观念,各位,我们怎么去解读这句话,这句话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各位有理解的可以分享一下。

  (学员A:慎独。)

  法师:慎独?为什么这个“细节决定成败”是慎独呢?为什么你跟这个“慎独”联系在一起了呢?

  (学员A:《大学》的诚意篇。)

  法师:《大学》的诚意篇?还有没有其它的体会呢?

  (学员B:我觉得是一种实,和虚相对的那种实。)

  法师:实和虚?

  (学员B:慎独它是一以贯之的,在人前是这样子,在人后是那样子,他是跟细节、跟整体的关系是一样的,慎独和他一贯的表现,和细节与整体的关系是一样的。)

  法师:嗯。

  (学员C:主要是培养一种观照对吗?)

  法师:培养一种观照力?

  (学员D:这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案例。还有一个反例,就是“破窗理论”。)

  法师:破窗理论?

  (学员D:就是一个窗户,管理只要稍微有一个细小的东西破坏了,管理这个环节就失效了,最终结果会失效,也叫“黑天鹅理论”。)

  法师:黑天理论?

  (学员D:黑天鹅理论,就是坏事总会发生的。)

  法师:坏事总会发生,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观念和认知的话,那就变的非常警惕。

  (学员D:跟它比较相似的就是“破窗理论”,就是成一件事今生努力,同样,坏一件事也是这样的。)

  法师:所以过去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学员D:有个很详细的描述为什么叫破窗理论?就是一个屋子,只要窗户稍微破一点,慢慢这个屋子就废弃了。)

  法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

  (学员E:就是今天的每一个善因或者恶因都可以导致将来你的成败。)

  法师:所以你把这个细节当成是“因”?

  (学员E:因,对,就会造成将来的果。)

  法师:刚才无论是“慎独”的解释,还是从“因”上的解释,我们去理解这个细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是讲的一个事物发展的历程。刚开始很小的事情,将来它会逐渐发展成大的时候,它有这样一个影响。这是一个从时间角度上去解读它。

  过去对这句话并不感冒,看到这句话以后,觉得太小气。过去我们讲“不拘小节”嘛,“不拘小节”就不是“细节决定成败”,刚开始不应该在细节上下工夫,一定要有个大的格局、大的定位,小事情慢慢去改善。以前对这句话之所以接纳不了,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它的。现在发现慢慢慢慢感觉,这个“大”和“小”的一体性就出来了。人的格局如果大的话,那么他逐渐逐渐对细节的观待就会越加深细。因为他知道任何一处小的地方,可能会对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整体直观在这一刻就出现了。当我们没有一个大的格局,这件小事情就是这件小事情的时候,反而做不到,人在这块儿就钻牛角尖。所以一个人很用心、很安心在一件小事情上,如果他做的非常安心、非常安详、非常快乐的话,这个人,他一定是个有体验的人。对什么有体验的人?他对“道”、对整体性有体验。他知道做了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只是一种体验,你让他讲讲不出来,他知道他做的每件事情都给周围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记得以前跟大家分享过一句话,当时很多人对孔子不理解,学识那么渊博、德行那么高,为什么不出来去做官。他怎么回答?大概意思:“你以为什么叫做官?我在家里面好好地孝敬父母,把这个影响拓展到政治上,难道不是做官吗?”大家想想看,他这种状态一定是有体验了。什么体验?踏踏实实就在家里面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个本身他会产生一种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我们的眼睛、耳朵所能看到、所能听到的。它是人的心所感知出来的。他感知出来以后,安分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将来他到这个位置上以后,一样安分地做好他应该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就太平了。我们在想,后来孔子为什么能做出《孝经》?一定得基于这样的体验。这个《孝经》一以贯之地从天子到诸侯,到士大夫,一直到庶人,用一以贯之的孝来去治理天下的时候,如果他没有这样的体验,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系统化的思想体制出来的。这就是人的思想深到这种程度以后,那种一体性才出现的一个原因。

  好,这是这个细节。

  当这样谈的时候,大家或许还是会觉得说很笼统。那么再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去感受一下。我们有时对细节看不到的一个原因在什么地方?这两天跟这个猫过意不去了,老想猫的事情,就刚才这个例子,已经说的就不说了,现在要说一些没有说的。刚开始看那个猫进来,然后把这个沙发搞了一通之后,刚才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后来慢慢去体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心里面的状态。当时让我心一下变得比较平静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刚才还没有讲,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

  猫当时是把这个沙发给破坏了,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来讲影响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另外一只猫,早上起来以后在楼道里拉了一堆,一出门,就是它的这一堆来迎接我,这个还不是影响最大的。最大的是,一打开办公室的门,又是一堆,因为那只猫进来了。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这样的事情以后,就给我带来很大的苦受。这种苦受,如果按照正常的心理模式,一定会对这个猫产生很强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呢?就是太讨厌了,太讨厌了,不遭人喜欢。其实我们都可以好好地照顾它,它为什么不做一点体贴人的事情呢?没有,它没有做,所以我们慢慢就不喜欢它。但是当时我就想,其实我们现在是以我们人的眼睛去看猫,觉得它的生活不卫生,对不对?因为它没有卫生概念,想想看,你就住在旁边,何必要就在这儿拉呢?我们就会觉得它为什么不卫生一下呢。可这是我们以人的眼睛来判断它,但是要换一个人再看我们自己,同样是这种状态,我们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卫生吗?其实一样的。我们不但会像这只猫一样,不断去破坏我们周围的环境,不断去破坏这个沙发,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一直或许都在做,但是我们没有觉察到。所以如果说我们将来遇到一个人,他的生活比我们更加精致,你一对比就知道了,我们生活的状态,离那种所谓的我们拿卫生的标准来去要求猫的时候,就知道我们是多么不卫生了,多么不够细致了,对周围的环境是时时刻刻造成破坏了。这一点大家从这个角度应该慢慢能有所体验。像过去疱丁解牛的时候,十九年,这个刀还是闪闪发亮,可是如果让一般人去做的话,这刀可能一天就坏了,砍一次就坏掉了,我们一样不是对这个在造成伤害吗?对不对?是的。

  记得,最初师父让我给他熨衣服的时候的故事,不知道以前给大家分享过没有?因为以前没有干过这些活,没有干过熨衣服的事情,这件事情对我来讲,已经很精致了。因为自己的衣服从来不会熨的,也不觉得熨衣服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只是有时候会感觉,感觉什么呢?有的人穿的很朴素,但是很干净,也很整洁,给人的感觉很好。但只是觉得好,不知道怎么来的。有一次师父就让我熨,因为从来没有熨过衣服,所以那次熨衣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伤痛,不但给我留下很深的伤痛,而且给周边的环境也带来伤痛。因为当时熨衣服的时候,大家知道都是按照缝来熨的,原来都有缝对不对?可是我熨出来的偏偏多了一条缝,(法师笑,众笑)你说这衣服还能穿吗?下次再熨的话,要熨多少次才能给它重新恢复过来。所以,熨衣服的机会就从此消失了。(法师笑)当然最初几次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师父就不让我熨了。后来,我才知道,反反复复去想,原来是衣服多了一条缝。(法师笑)那时候,如果是你,你让别人去熨衣服,结果给你熨成这样,你怎么去看待对方?(学员:自己人,本来就不应该让他熨。)至少我们会觉得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是粗的。对不对?这件事情没有做到位。没做到位这件事就做的有过失,就是做的不好,就有伤害了,对什么伤害了?对衣服伤害了。不单是对衣服伤害,那次我在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熨斗的温度是多么高,我就放在桌子上了。结果都有点味道了,我才知道,拿出来以后,留下来一个伤疤。到现在这个桌子上还有一个伤疤,还留着呢。每次看到以后,我都深深的记着这个伤疤。

  大家想想看,我们可以讲,这件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过失、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第二次绝对不会再出现了,这就是一个学费。可是,这样的学费,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交这样一次学费的话,也很好,对不对?(法师笑)我们成长的话,吃一堑长一智嘛。如果我们有这样充足心理准备,也很好。可是,大家知道,这样的事经过以后,如果人没有反思,同样的事情会一直交学费,对不对?可是,如果经历过一次以后,人内心有一点点谨慎,恐惧的心态就会好很多。这些事情其实本来是常识,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心粗、着急,它会导致这些细节都给忽略了。忽略以后,大家看看,这是小事吗?这可不是小事。其实,像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愿意给大家讲,可是,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还有一件事情,说了以后,大家可能又要笑了。说:其实法师你讲的那么好,你在生活中怎么做的那么差。(法师笑)我是冒着这样的风险给大家分享。(法师笑,众笑)可是,这就是我真实的生活,我没办法去跨越这个,没办法跨越。但是,现在之所以能跟大家分享过来,是因为我已经把它当成一种乐趣了。乐趣,就是很愿意去想这些事情。我觉得,心理上已经没有这个障碍了。它可以让我去做更多新的事情,哪怕失败,我也愿意去尝试。我不怕大家笑话我,但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跟师父讲。(法师笑)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那一次冬天,冬天天冷嘛,对不对?冬天天冷,这个马桶总要换,要么就是套上一个东西,要么就换一个棉的。换个棉的,就把原来的那个拆下来。拆下来以后,我就把这个盖子来回转。怎么觉得那么紧,怎么能把它给弄下来呢?想了半天也没弄出来,那个时候一着急,力就大了,一下就把它给掰断了。掰断以后才知道原因在什么地方,那底下有一个螺丝。底下螺丝它是转上去的,如果提前知道,这件事情可以保存下来。可是,在那种状态里边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学费。所以,后来就买了一个,买了一个就上上去了。以后再看到这个马桶的时候,就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留下来了。这段美好的回忆也是一段教训,对不对?一段教训。我觉得这个学费基本上算一算还是比较划算的。这样的事情是小事情吗?也是小事情,不大,这些事情都不大。可是不大的事情里面它体现人的心境,能算是小吗?这可不小。这就意味着说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这种心理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都是一样的,不会改变的。现在我们知道了,知道以后,多一份心情。什么心情?慎重。哪怕你可以问问别人,这样的事情本来你告诉那些办公室人员,让他们帮你换也可以。但是我当时就想试一试,如果我自己换了,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就是这样子。这件事情自己动手做一做,就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了。这事情你说小它也小,你说大它也大。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觉得说这是小事情的话,同样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心理状态,以前跟大家分享过,不知道是在共修群里面,还是在这个平台里面。有一次师父让我给他剃头,这事情不小了吧?剃头可不是小事情,这你要是马虎了,那头上就是留一个伤疤呀,这可不是一时半时的伤痛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伤痛了。那时侯我剃头已经比较熟练了,在我们法师头上已经练了好多次了,(法师笑,众笑)已经可以了,不会出问题了。有一次我出去,师父说要让剃头,问我在哪儿,刚好那时候出去办事情路上,我跟师父说我坐地铁大概在什么位置,师父就给我发一条短信息说:二十分钟以后过来。实际上我从那边到佛协这边的时间也就十分钟时间足够了,我当时纳闷为什么一定要二十分钟?心里很着急,等的时侯也着急。所以二十分钟过去了,过去了以后开始剃头。师父的头一般很好剃,因为他头发不长,经常剃嘛,结果一下手,两个口子。(众笑,法师笑)很容易剃破的,大家要知道,那个刀片是很薄、很锐利的,最开始一下手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的。当时师父感受到了,把我训了我一通。(法师,众笑)他说:“我不是告诉你二十分钟以后才来,你怎么心情还是这样急躁。”大家明白了,十分钟让我赶回来,十分钟让我平静心情的。可是我没有意识到,怀着这样一种急躁的心情给师父剃头了,还要向师父秀一下我的手艺:师父我现在剃头以经很好了。加上这种心情的话,想想看,后果多么严重。心情很急躁,在心情很急躁,那个时候我觉得不会出问题,实际上技术还是不够的情况下,加上急躁就出问题了。从那以后,想想看,至少应该大半年,将近一年的时间就没有机会给师父剃头了。(法师笑,众笑)也不剃头,也不用烫衣服了。本来我就觉得这个也挺好,生活也挺自在的。可是你心里踏实吗?这种自在的生活你也愿意要吗?肯定不愿意要。你生活真是“空”了,事情也不用做了,(法师笑,众笑)真是空掉了。空掉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那才不叫“空”,什么叫“空”?——你做事情时没有挂碍,你做事情做好它了,做事情就如同没有做,那才叫“空”。你什么都不做了,那叫空?空什么空啊你,你“空”,你别吃饭。你不干事情,你还照样吃饭,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没有!所以那个时候,大半年都没有这个机会了,我一直为此耿耿于怀,一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懊悔。为什么就不能体会善知识对自己这份心情呢?就体会不到。让你二十分钟过来,你为什么就不好好的平静一下心情呢。所以后来就觉得很多事情多动动脑筋去想一想。当然苦尽甘来,这样的机会以为永远都没有了,事实上最近慢慢又有了,(法师笑,众笑)师父又开始让我给他剃头了,那种心情,真是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但是我就在体会,现在的感觉跟以前就不一样了,现在即便心情稍微急躁一点,也不会出问题。

  (学员:因为已经有疤了。)(法师笑,众笑)

  法师:因为这个技术已经到一定程度了,所以现在即便有个心情浮动也不会出大问题。更何况有时候,经历过这样的事以后心情调整也快了。如果刚开始进门的时候,比如说现在在洗刀片的时候,可能心情还比较急躁,但是在洗刀片的时候心就可以静下来。为什么不可以静下来呢?下面我们要做一个事情了,你觉得你可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是现在我们就在做准备,当我们坐在这儿的时候,你就好好得把心安在现在的时候,你在听我讲,我在给大家分享,对不对?这就是让我们的心情慢慢静下来的过程。所以那个时候洗刀片也是在静,走路也是静的过程。为什么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在那儿打坐才叫静下来呢?佛也没这样讲。所以调整心情的水平比以前也高一些了,技术也高一些了,双重保险。更何况现在自已给自己在头上练,一个人剃。觉得在这种事情上,我们慢慢去练的时候,跟最初我们学习的时候,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而只有我们不断做、不断做、反复做的时候,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观察才能够细致入微,才能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才能够知道这件事情我们做的份量到底有多大。

  以前跟大家提过,遇到一位练书法的老师,我们当时练书法的时候,看书法一定要眼睛非常用心地去看。字,临摹,字的静态结构,写的时候认真写。可是这个老师给我们谈了另外一个体会,什么体会?他说像我们过去书法、绘画、喝茶、吃饭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东西都是在体会,体会什么呢?体会“道”,体会文化的内涵!这就是那位写着“受识化育”的那位老先生他的一种体验。“受识化育”,他就是在生活中去感受,时时刻刻去感受,他说练书法这件事情可以练习人的三种觉。平常我们练的是视觉,可是书法还可以练触觉,还可以练听觉。他说真正的书法家是不看,靠听觉能写得很好。我们看的时候,眼睛判断有一个滞后,他对提升你最终书法的境界是有障碍的。最初你看似是一个桥梁,可是人过分关注视觉的时候就有障碍了。他靠的是一种触觉,什么触觉?手和笔的接触、笔和纸的接触,对不对?那种感觉,这个感觉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听,听什么呢?听毛笔在纸上接触的声音,这个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比我们看丰富多了。他可以感受,感受什么?感受纸的品质、纸的吸水性、墨的品质、墨的稀释程度。感受的信息太多了。他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在练习人的“受”,人要不断去练习,不断去练习……心静到一定程度以后,人对于写字这件事情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才到一定程度了。

  吃饭也是一样,这位老先生四川过来的,对吃饭很讲究。他就觉得现在我们吃的做的很多饭菜,已经把原材料本身的原滋原味给破坏掉了,大家吃得很好,实际上没有原味了。真正做的好的菜一定是不能失原味又能组合成新的味道,每个菜都有它原来的味道。所以他尝菜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单一的味道,不加任何的佐料的时候,你做这种菜味道是什么,一定把这个味道给做的非常纯熟。然后将来这个菜和别的菜组合,再加上调味料的时候,每一个调味料都能保持各体的特色,同时又有组合。想想看,人到什么程度才能判断出这种程度来?

  如果大家觉得神乎其神的话,我们看看这个《大长今》,当然《大长今》它是一个电视剧。你去看一看,那个时候是她小的时候还是长大以后,大长今去判断那盘菜里面到底有什么佐料、什么味道的时候,这些东西是可以品尝过来的。这些东西一定要保持它的原味,同时又有组合,她品尝过来了。大家想想看,这人要做饭到什么程度、心要静到什么程度,人吃饭的时候心要静到什么程度才能体会到这一点?人如果体会到这一点,对于什么是“空”还用讲吗?根本不用讲了。他已经自然而然感受到了这就是“空”,因为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事物都是在非常微细的地方,一点点变化都会引起将来结果非常巨大的变化,还有“空”吗?还有实在的物体吗?没有了。一定都被解构了,被什么解构了?——被他的这种感觉,被他的一种直观的觉照给解构了。可不是用我们的思想给解构了,我们的思想解构不了,你越思想那个东西执着越重,你看似“空、空、空”,到最后一点都没有“空”。而且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观察越来越粗犷,越来越不敏锐。所以,虽然谈“空”,但是现实生活中是越来越执着。当然,我这样给大家分享,对各位回去以后生活做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法师笑)我们千万可不要用这个标准来要求我们家人。

  好,到这种程度上,我们才可以重新回归到两句话。这两句话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叫什么呢?这是《尚书》里边的,(法师板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是非常危险的,而这个道心是非常微细的。危险和微是什么意思?——就是“几”。“几”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危险;一个是微小。所以我们去观待的时候,一定从“几”上去观待,到底是凡夫还是圣者,就是从“几”上去观待的。凡夫就是危险,圣者就是微小。当我们去观待到非常微细的变化的时候,这是一种智慧在观照它。当我们没有观照到微细的变化的时候就是一种危险,这个危险就是在最初的一个“几”的状态里面就呈现出来了,就是在那最初的状态。所以我们就知道了,“细节决定成败”讲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东西,就是讲的最初“几”的状态的东西,决定了危险就是失败,微小的时候就是成功。这个“几”用佛法来讲就是一个词,什么词?——就是缘起。这个“几”就是缘起,这缘起就是最初的一个扰动。最初的一个扰动,我们观照到了就是“道心”,就是“微”,就是能把握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没有观照到就让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大家知道,这个危险的境地,底下是“厄”,上面就是一个“人”,人就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悬崖的旁边,马上就要掉下去了。这一旦掉下去,就是“有”、就是“色”、就是“执取”、就是“对立”,最后的结果就会“痛苦”。

  好,这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生活中很多的丑事,大家走出门就忘了,好吧?(众笑,法师笑)不允许广而告之啊!不然我出去脸面就丢尽了。

  好,我们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