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为人处世/ 文章正文

稍后于净土宗形成的新宗派,是净土真宗

导读:稍后于净土宗形成的新宗派,是净土真宗稍后于净土宗形成的新宗派,是净土真宗,又称真宗、一向宗,是日本特有的教派,由亲鸾开创。亲鸾出生于承安三年(1173年),其父日野有范是一个下层贵族。...
稍后于净土宗形成的新宗派,是净土真宗

稍后于净土宗形成的新宗派,是净土真宗,又称真宗、一向宗,是日本特有的教派,由亲鸾开创。亲鸾出生于承安三年(1173年),其父日野有范是一个下层贵族。

治承五年(养和元年,1181年),9岁的亲鸾剃度出家,入比叡山。

据传亲鸾在京都六角堂参笼时获观音菩萨启示,称如果他根据前世因缘娶女性为妻,则观音本身将成为如花似玉之女性与之成婚,他将一生富足,临终往生极乐净土。获菩萨“恩准”居家修行的亲鸾为了获得确信,于建仁元年(1201年)即29岁时造访了东山吉水法然,皈依了专修念佛。之后,法然始终是亲鸾不二之师。亲的终生伴侣惠信尼先入法然门下,惠信尼的父亲三善为则也是下层贵族。

“承元法难”时,亲鸾被流放至越后国并被迫还俗,改俗名藤井善信。之后,亲弯自称“愚秃”,开始了非僧非俗生涯。建历元年(1211年)亲弯获赦,后仍留在越后。建保二年(1214年)亲鸾和惠信尼偕两个孩子迁居常陆国笠间。之后至贞永元年(1232年)重返京都,亲鸾一直在当地布教,门徒甚众,包括《叹异抄》作者唯圆。亲常自叹“悲哉愚秃鸾,沉没于爱欲广海,迷惑于名利太山”(《教行信证》),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恶人正机”,称“善人尚能往生,何况恶人哉”(《叹异抄》),公然与传统佛教的“善人超度”说大唱反调。

亲鸾创设的净土真宗(亦简称“真宗”),系法然净土宗的支派,时人将其与净土宗混淆,或俗称之为“一向宗”。针对这种情况,1473年,莲如明确宣布:“祖师圣人(亲弯)定本宗之名为净土真宗,盖因本宗比其他净土宗优秀,故祖师特意加上“真”字。称本宗为一向宗,非所愿。"(《御文》)

净土真宗以亲鸾提出的“教”(奉《无量寿经》为根本教典)、“行”(主张“称名念佛”)、“信”"(坚信“他力本愿”)、“证”(不论贵贼善恶,只要坚定“往相信心之愿”,往生即可成佛)4字为教理体系,从社会各个阶层获得众多信徒,很快脱胎为影响巨大的独立教派。亲鸾著有《教行信证文类》6卷,其理论赢得了众多信徒,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在战国时代有很大的发展,产生了“真宗十派”。按照亲的理论,所有人皆为凡人,终其一生无法抑制欲望、愤怒、嫉妒。

在充满各种人类烦恼的世界,凡夫俗子虽无法依靠自力获得觉悟,但如果笃信拯救众生的阿弥陀佛的誓愿,来世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按照亲鸾的观点,念佛与其说是获得拯救的手段,毋宁说是因为深信必然获得拯救而感到欣喜并予以感谢。亲鸾注重信念,强调内心信仰,提出“恶人正机说”,认为即使是恶人,只要诚信阿弥陀佛,死后一样可以往生净土。

他还主张“僧俗一如”,不反对僧侣食肉娶妻(他本人即曾娶妻生子),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的对立,自然被视为离经叛道,并因此引起诸多矛盾和摩擦,亲鸾对此深感烦恼。弘长二年(1262年),90岁的亲鸾在烦恼中驾鹤西行。法然和亲鸾为佛教的革新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佛教革新的另一条道路,就是通过学习中国佛教对日本佛教进行反思。在这方面,禅宗及其传播者扮演了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