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宝梵寺大雄宝殿西壁《地藏说法》 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
为了要适应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起见,为了要适应念佛人的根器起见,所以念法便有种种不同,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长,行人念佛时,可以自己选择下列合宜之方法,加...
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
探索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着境,一有所着,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和尚),五、比丘尼(尼姑)。古人云:“出家乃丈夫之事,非帝...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
一、圆公大师曾为《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作序民国二十八年(1939)岁次己卯九月二十日为当代律祖弘一大师六十寿辰,先师圆公大师与闽南、菲岛及星洲学者,集资重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
念佛之法——死心念佛,疾出生死!(明旸法师开示--禅净双修大师圆瑛法师的弟子)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 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净行之力;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