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金玉良言/ 文章正文

菩提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怎样发菩提心?

导读:菩提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怎样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怎样发菩提心?

学佛修行,有一件事特别重要,那就是发心。修行一定要发心,如果不发心,那么修行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要发什么心呢?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以成佛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菩提心发起来了,我们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修行也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就能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从而去达到这个目标。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过去的诸佛菩萨为什么能成为菩萨,成就佛果?就是在因地上发了菩提心。如果不想度众生,不发菩提心,就变成二乘人焦芽败种,就没有办法成佛。

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是对菩提心的具体实践。四弘誓愿也是菩提心的实践和表现。菩萨的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何等深广的愿力!

大乘佛教鼓励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行六度四摄,圆成无上佛果。四大菩萨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观音菩萨代表大慈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力,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慧,普贤菩萨大愿大行。要有悲心,要有智慧,要有愿力,要有行动,悲、智、愿、行,四者结合,才能成一个菩萨,才能以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广度众生。能够种这个因,就是成佛的因,结果可以成佛,所以成佛从成就众生中来。

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不能有刹那离开这一发心。否则,即使行善,也只是普通的世间善行,只能感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无法成为佛果资粮。正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们,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对众生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甚至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因此我们要学着扩大心量,把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身使命,念念相续,不舍一人,将此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才是菩萨的大慈大悲。

古人讲“菩提路遥”,要生起一时的利他心并不困难,难的是发广大心,发长远心。当我们生起“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后,就永远不会失业了。在上求下化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吃苦,不仅仅是这一辈子要千辛万苦,累生累劫我们都要付出千辛万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地做到与佛同一慈力,与众生同一悲仰。所以上求下化,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任务是既艰巨又长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成佛度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文章根据大德开示综合整理。欢迎分享,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