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释迦世尊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大众说了这样的一则故事:在过去,有一位很有地位也很有财富的商人,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过著美满的生活,夫唱妇随,恩爱非常。但是,农夫不能不事耕作,做官的不能不办公事,工人不能不去做工,身为一个贸易商的商人,自也不能永远陪伴著他的妻子。终于,商业的经营,迫使那个新婚的商人,离开了他的妻子。虽在临行之时,再三地安慰妻子,说他此去,一定早去早归,而且路程也不算太远。然当出门之后,由于交通不便,竟像是只断了线的风筝,去了很久很久,连一丝消息也没有带回家来。他的妻子,苦苦地守著、盼著、熬著深闺的寂寞,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一年、两年...都在枯燥烦闷的时日中度过了。一个年轻的少妇,单独地留在家里,本是一件危险的事,何况这个少妇,乃是一个经不起寂寞的人,尤其当她回忆到新婚期间的夫妇生活,那种心灵及肉体的欢乐之时,她的生理机能,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应,好像是被推进了火坑,使得她往往血管暴胀,经脉收缩,难受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她除了怨恨自己的命苦之外,并不曾做出不名誉的事来。最糟糕的,就在她家的附近,便是个专以淫业为生的女人住著,在那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多半是些年少英俊的男人,那些嬉笑淫荡的声音,也不时由空气中传播过来,传进了她的耳鼓,叩动著她那寂寞的芳心。有一天,她正在家里,待著纳闷,却来了一个年老的妇人,她们是早就认识了的。老妇人见她的表情,便知有著什么心事,所以打开话匣子,希望安慰她几句,她便问道:「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的吗?」「没有什么,谢谢你!」那个少妇很想说出心中的感触,但终碍于羞涩,没有说出口来。「我想你一定有困难的,不必客气,告诉我好了。」「真的没有什么。」那少妇想了一想,终究想著了她所要说的话了:「不瞒你说,我是一个苦命的女人,我真希望有一个什么好方法,使我能够有求必应,称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