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菩提甘露113:我们如何培养闻法的希求心呢-

导读:菩提甘露113:我们如何培养闻法的希求心呢? 佛说法也是因病予药,才会应机,而不是像小贩卖货一样,不管要不要都给人说,那就不对了。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不是靠我们凭空去想像的,因为佛...
菩提甘露113:我们如何培养闻法的希求心呢?

佛说法也是因病予药,才会应机,而不是像小贩卖货一样,不管要不要都给人说,那就不对了。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不是靠我们凭空去想像的,因为佛菩萨观察到众生机缘成熟了就讲佛法,所以我们要有希求心,才容易感得闻法因缘的成熟。这就是初善启请的目的所在。

我们如何培养闻法的希求心呢?

就像世间人做生意一样,要先看到好处才愿意去做,听法也是一样,要先知道它的殊胜利益才会有希求心。

初善启请还有一个目的,是提策学法者对说法师的恭敬心。

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有几分恭敬,就会有几分受用。

可是凡夫最容易从外相上分别好坏,对法师挑毛病,这是最要不得的。

不论法师相貌、声音等有没有缺陷,只要他讲的是佛法,我们恭敬地听受就能得到好处,反过来说,如果对法师生轻慢心,观察过失,那就肯定不愿意听他说法了,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因此在听法前,对法师种种的非理作意、不恭敬的心态都要净除。

在启请中还应对说法师做种种的承事供养,这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敬法和法师的业障,同时积聚听法的资粮。

什么是中善谛听呢?就是在正式听法的时候,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态,让闻法与说法相应。

我们可以看到,每部经都是以“如是我闻”开始,听法的人要很认真,不能听错,这样才能得到受用并忆持记录下来。

真正相应的时候,当下就能够调伏烦恼,开显智慧。

每部经结束时都是一切大众皆大欢喜,多少人发无上道心等等,这就是善谛听闻的效果。

如何做到善谛听闻呢?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听闻轨理中讲到,听法时首先要断器三过。

打一个比方,说法就像天降甘霖,听法就像用杯子去接,这接水的容器必须准备好,不能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是覆器,就是杯子倒覆过来,那就接不到雨水;第二种是垢器,虽然没有覆器的问题,但是杯子里面是脏的,有泥巴甚至有毒,如此,接到的水就不能饮用。第三种是漏器,虽然没有前两种问题,但是杯子有洞,水也存不住。

听闻佛法也是一样,要断除这三种过失。

陀也常常在讲法的时候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这八个字的内涵就是断器三过。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八个字,听闻佛法真正的关键就在这里。

第一个“谛听”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把法听进去,要断覆器。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容易有的一种状态是散乱。就是心念不能安住,东想西想,听法时心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根本就听不到法,这就是覆器。

对治散乱的方法,比较重要的是要在听法之前做好前行准备,可以通过供养、皈依、祈求等提策对闻法的希求心和恭敬心,从而让自己的心能够收摄。

听法时还容易有的一种状态是昏沉。就是心智蒙昧,不清明,没有能力去感受外在的境界,再严重的就会打瞌睡,这也是覆器的典型行相。我们听法时昏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业障,以前造过不敬法的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好好忏悔。

第二个“谛听”,是指听法时内心一定要良善、清净,不能夹杂不良的动机,这是断垢器。

如果内心不清净,动机不纯,学佛法的时候就会受到染污,虽然有点相似的帮助,但是会有很多坏作用,乃至根本得不到佛法的受益。

听法的目的是让我们出离、解脱,究竟成佛,不能为名为利,那是世间八风。学法时动机不纯就是因地不正,因地不正就不会有好的果报。

后四个字“善思念之”,指的是能够忆持所听的法义,不失念,这是断漏器。

失念就是听完了就忘记掉,内心不能执持所闻的法义,听闻也就等于白听了。

我们听法前都要念的开经偈中有一句“我今见闻得受持”,见闻之后就要受持,受是指领纳,持是执持。

受持后,我们才能慢慢地理解如来说法的真实义,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对治漏器的方法,要在平时多培养内心的专注与寂静,不断增强自己的念知力,不能忆持法义的过失,慢慢就会得到改善。

有的人听法时还会存在这样的心态:我来听听,看看这位法师讲的有没有道理。这样听闻是不会得到受益的,因为他不是在学习,而是拿自己的见解去评判说法师。

符合自己的见解才认可,觉得不合己意时,就会想:“你讲你的,我有我的看法。”

这是内心不清净、有邪执的一种表现。

还有一种心态,听法者觉得法师讲的都是别人的问题,没有讲到自己。

其实真的没有讲到自己吗?不是,是没有用心去听,没有把法和“我”联系起来。

“这个法师是为我讲佛法”,一般人很少这样思维,这就是法不入心的一种行相。

如果用法师讲的法去看别人,观别人的过失,那就是法镜外照,错上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