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因果定律/ 文章正文

禅门三关和人生三境

导读:禅门三关和人生三境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怪杰杨度,湖南湘潭人,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杨度的一生思想以多变着称,先...

禅门三关和人生三境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怪杰杨度,湖南湘潭人,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杨度的一生思想以多变着称,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颇具争议。对如此跌宕起伏的奇特人生经历,他在其所作的《江亭词序》中开首即言:

“盖人生哀乐全由心境,境既生心,心复生境。于境若有爱憎,于心即有哀乐。实则,哀即是乐,乐即是哀,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对待相消,了无一物,自非圣人,不能悟此!”

杨度总结自己一生政治生涯和思想上的三次变化,认为皆出于心境的转变。在《菩提三偈序》中,提出“菩提三偈”说。此菩提三偈前两偈分别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所作。神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杨度认为这二偈,均未见性,于是再作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尘埃即无物,无物即尘埃。”

杨度认为世间佛事,必须通过三关才能达到究竟佛地。“本事众生,皆有佛性,自性自迷,遂生魔境……当其一心系佛,佛是心魔,未及双空,自然两有。此乃道所必经,事无可避。如是境界名为第一。”“一念不生,万缘俱寂,如是境界,名为第二。”“……一切世法,皆为佛法。本来无佛,亦无众生,行住坐卧,无非佛土,吃饭着衣,无非佛事,时时皆佛,处处皆佛,惟一真心,应缘而动,动而无动,缘而无缘。

无心而心,自然是佛,如是境界,名为第三关。”

由此,不禁让人想起了禅林着名的黄龙三关。

《五灯会元》卷十七载:黄龙室中常问僧:“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又伸手说:“我手何似佛手?”

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垂脚说:“我脚何似驴脚?”这样共三十余年,参学者没有人能够契会他的意旨。即使有所酬对,黄龙也从来不置可否,禅林目之为黄龙三关。黄龙三关,壁立万仞,所以三十年来很少有人能过此关。黄龙自己吟颂三关的诗偈,为参悟黄龙三关透露了一线灵光:

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

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禅宗所谓破三关,乃指破初关、破重关、破牢关。参禅者一般都要经过破三关的阶段。禅宗开悟的三个阶段,即是本参初关、重关、末后关。由参话题引出无漏慧,由无漏慧,明本心,见本性,名为初关。既见本心,用无漏慧对治烦恼,使烦恼调伏而不起现行,才是重关。但烦恼的调伏,还需要种种对治功用,要到烦恼完全消除,任运无功用时,才是透过末后一关。

这三关的一一参悟也需要经历三种境界,与此相对应的是宋代着名的青原惟信禅师所作的参禅三境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在参禅之前,普通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们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因为不明白佛法的深明大义,慧眼未开,无量劫来的贪念缠绕难解,世俗的眼光总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们的分别计较之心很重,若是有人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稍微有所推进,就被推崇为大智之人。但是,他们对于圆滑无碍的佛法知之甚少,故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固执己见。

在这个境界中,慢慢感悟到了“境由心生”

“四大皆空”等道理。处于这个境界的人看待万事万物,犹如登高极目,视野开阔,心态豁达,常常有新的感悟与新的见解。他们看到山的时候不单纯以山想,见到水的时候不单纯以水思,见山不死执于山,见水不死执于水。但是,仍旧没有看破。

参禅深入时,境界可以达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亦是水,水亦是山。”此时的人,见山姑且作山攀,见水不妨以水渡。但是,他们却已经悟到了宇宙万物原本就是圆融归一的。这种圆是虚无,也可是说其无处不在:大到日、月、流星、地球,小到花朵、细胞、生命轮回、原子、粒子。悟到了这一点,故见山知其水性,见水知其直通山脉。有道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而这三种境界也正是参禅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恰如“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参禅者执着地寻找禅的本体,却渺无所得。而第二个阶段则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参禅者粗通禅理,却因拘泥于“我即空”,似已悟道而其实未悟。即到了第三个阶段“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之时,才真正地达到了开悟,直接领悟到瞬间即永恒,永恒即瞬刻。在这瞬间永恒中,我即佛,佛即我,我与佛成为一体。

这三个阶段中都有“空”字,从而就有了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阶段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有道是:

“佛理如云,云在上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教文似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壮年,在不足百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同样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因为单纯,心无杂念:第二重少了澄明,多了困惑混浊;第三重顿悟后又有了自然之眼、平常之心。

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而且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的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相信什么,因而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毕竟,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于是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最后,我们又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

重要的是,经此一(fJ陪”之后,原来的世界就似乎大不一样了。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外在事物并无任何改变,也不需要任何改变:但是经此“瞬刻永恒”的感受经验之后,其意义和性质却似乎有了根本不同。既已超越时空、因果,也就超越一切有、五分别,于是也就获得了从一切事和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感。从而,既不要计较世俗事务,也不必故意枯坐修行;饿即吃,困即眠;一切皆空,又无所谓空:自自然然地仍然过着原来过的生活,实际上却已“入圣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