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因果定律/ 文章正文

菩提甘露167:摄心就是业障消了

导读:菩提甘露167:摄心就是业障消了 摄心就是业障消了,业障没有消,你一面念佛还是一面有妄想杂念,妄想杂念很多,止不住,这就是业障现前。 业障现前有没有方法对付?...
菩提甘露167:摄心就是业障消了

摄心就是业障消了,业障没有消,你一面念佛还是一面有妄想杂念,妄想杂念很多,止不住,这就是业障现前。

业障现前有没有方法对付?

念佛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

注重这个念,是心生、口念、耳听,特别把这个心放在耳上,耳听。

为什么?

你专心在听着,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不是听外头的,容易摄心。

不出声念,我们心里默念,有没有声音?

有,别人听不到,自己清楚。

还是要听别人听不到自己起心动念那个音声,这样它都摄六根,为什么?

眼不是不看,耳不是不听,眼也看、耳也听,没有放在心上。

心里面,心里头专听自己念佛的佛号,这个重要,一切时一切处都要这样用功。

这样用功,我在此地特别给诸位声明,你在走路的时候,在外面走路不可以,你要注意交通状况。

你这样下去,车撞到你你都不晓得,那就错了,这时候要注意路况。

尤其如果是自己驾车,驾车的时候决定不能用这个功夫,用这个功夫会出车祸。

什么时候?在你平常绕佛的时候,佛堂用这个功夫,你自己家里院子里,用这个功夫,清净场所用这个功夫,就对了。

特别是早起、睡觉之前,用这个功夫最好。

这个法门确实是难信之法。

特别是对现在人说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特别难度,为什么?

所知障太重。

如果再加上烦恼障,这个事情就很麻烦了;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也很难回归净土。

这十愿诸位要记住,就像十层大楼一样,礼敬是第一层,称赞是第二层,供养是第三层,忏除业障是第四层,愈是后面就愈往上面发展,后后一定包含前面,前面不包含后面。

第一层楼不包含第二层,它能独立,第二层一定有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它建不起来。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如果没有礼敬,这个恭敬心生不起来,那你什么都没有了,你第一层没有了,全部都没有了,千万不能疏忽。

这个恭敬马虎一点就好了,不行,马虎不得,这一马虎全完了。

所以你看看世间法里头,中国人自古以来礼义之邦,我们翻开《礼记》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你看看把礼敬摆在第一,就知道这个法门是多么重要。

人与人之间太熟,马虎一点,何必那么装模作样?

殊不知那不是装模作样,是从内心发出来,性德自然的流露。

而且要永远不衰,世出世法才能建立;这个礼敬稍微衰了一点,肯定后面问题出生了。

明眼人很清楚,礼数稍微衰一点,这就是信号来了,这要散伙,要准备走路了,有变数出来了。

所以这个我们要明了,次序不能够颠倒。

同样的道理,菩萨修六波罗蜜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持戒,第三个是忍辱,第四个是精进,如果没有布施后面全没有了。

不肯布施的人他怎么会持戒?不可能。

不能持戒他怎么能修忍辱?佛法里头许许多多的德目,修行的德目次第决定不能颠倒,次序一颠倒就乱了,到最后一事无成。

礼敬,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是「礼敬诸佛」,从这个基础上修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称性圆满的功德,怎么能疏忽?

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建立的,一定有大道理在,我们对他要深信不疑,要认真学习,遵守教诫才能成就。

普皆回向是十层楼的顶楼,是宝塔的顶尖,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

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普度,基础在礼敬。

发十大愿王之后,普贤菩萨接著说,这都是他发愿,「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这就是最后的一口气,「一切诸根悉皆散坏」,物质这个身体分裂了,「一切眷属悉皆舍离」,这个时候你不放下也不行,家亲眷属不是你自己的,这一世的缘已经尽了,已经终了,「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你的威德、你的权力也到这个时候终了,「辅相大臣」,如果你是国王的身分,你的宰相、你的臣子这是人事,「宫城内外」,这是你的财富,你的宫殿,「象马车乘」,这是你的交通工具,都是最豪华、最殊胜的。「珍宝伏藏」,你收集的这些珍宝、古玩,「如是一切无复相随」,没有一样是你的,这个时候你知道了,原来包括自己的身体全不是自己的。

有这个身体,你能拥有这一切;身体没有了,这一切附带的全都没有了。

这是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每个人都不能避免,这个肉体有生一定有死,这是自然的现象。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都在运转,都在迁流,止不住的,停不下来的,刹那刹那在变化。

所以佛教导我们,凡是带不去的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真正能带得去的,这应该放在心上,念念不舍这就对了。

我记得刘素云居士有个报告,她的光碟诸位可以看,她里面讲了一桩事情,这事是真的不是假的,一个女同志在她面前告状说她先生有外遇。她告诉这个女同志,她说「那是你的丈夫,有外遇,你要晓得丈夫两个字怎么解释?丈是一丈远,一丈之内是你的丈夫,一丈之外就不是的,你管他干什么?」

这是劝人放下,不要自寻烦恼。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把它引申出来观察,你这个身体,一口气没断活著,是自己的;一口气不来了,不是我的。

你穿在身上的衣服是你自己的,你放在衣柜那里那不是你的。

你住的房子,你今天住在这个房子是你自己的,你离开房子,那不是你自己的。

你口袋里装的多少钱,在你口袋是你自己的,银行不是你自己的。

如果我们能作如是观,清净心很快就现前,这都是跟你讲真话,不是讲假话。

放下,叫你时时刻刻观想,你自然就能放下。

这些拉杂东西放下之后,佛号才提得起来,那是真的,为什么?

带得走的,我在这里命终的时候,那个地方到极乐世界去了。

最后这一刹那如果把佛号忘掉,还迷恋这些东西,你就又搞六道轮回了,往生西方的机会不就错过了吗?那才叫真可惜!

我也遇到这个事情,像那个女同志在刘居士那里告状,我也遇到过。

一位女居士向我告状先生有外遇,问我怎么办?

我说正好帮助你念佛,你就不操心了,你让他去多好!

不但没有怨恨,感谢她,要不然你要照顾你的先生,你念佛功夫不得力,有这么一个好人来帮助你,好事,菩萨!

世间事情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没有,都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念觉悟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都在一念之间,就看你念头怎么个转法。

所以像这些经文多念念有好处。

下面说「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十大愿王不是叫你念的,是叫你做到。

礼敬诸佛是佛门里究竟圆满的伦理关系,你看世间法从哪里做起?

从父子有亲,从那个亲爱做起。

大乘佛法,《华严》是一乘佛法,从哪里做起?

从「礼敬诸佛」做起。

你看看味道,世味跟法味一味无二味,这个不能不知道。

但是礼敬诸佛的范围大,大到什么程度?

中国古人讲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全部都包括在其中。

诸佛是什么?诸佛是自性,明心见性的人我们就称他作佛。

过去的佛已经成佛了,现在的佛也明心见性了,未来佛是谁?

未来佛是我们自己,是一切有情众生全是未来佛,蚊虫蚂蚁是未来佛,蜎飞蠕动是未来佛。

《华严经》说得更妙,「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意思就包含什么?

有情众生是未来佛,无情众生也是未来佛。

无情是什么?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宇宙现象全是未来佛,统是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

佛家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这些年我们提倡三时系念做为助修,中峰禅师在法本里面告诉我们,「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种认知、这种言行,就叫礼敬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