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观察|当下的藏传佛教和藏族信仰观念有何变化?

导读:观察|当下的藏传佛教和藏族信仰观念有何变化?藏传佛教在藏族聚居区的传播、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着藏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藏族聚居区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观察|当下的藏传佛教和藏族信仰观念有何变化?

藏传佛教在藏族聚居区的传播、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着藏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藏族聚居区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藏传佛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何准确评估、判断藏传佛教及藏族信仰观念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已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社会上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处于宗教发展的上升期,无论信教人数、寺院规模、社会影响等,都已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所谓的后复兴时期。从表面上看,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认识并未客观、准确地反映藏传佛教发展的现实和全貌。

另一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已步入衰落期,其影响功能在下降,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已经缩小,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上,是一种自我消耗或浪费,搞经济建设才是硬道理。

第三种观点认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国强民富,民族或民族宗教问题已不再是大问题。尤其是像藏族这样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国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应该知足、随遇而安才是。

上述观点的蔓延,已经对我国宗教观念、民族观念的认识造成了混乱。因此,正确认识、评估判断十分必要,也非常急需。就此,我们深入藏族聚居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有了如下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从藏族聚居区的现状来看,藏族并非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其中有一部分人信仰苯教、天主教等宗教。

笼统得出“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这是对藏族及藏族宗教信仰认识的一个误读。

第二,我国藏族聚居区的绝大多数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藏族聚居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因地域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藏族在宗教信仰上存在诸多的差异性,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宗教及宗教文化,这种差异显而易见。因而,在不同区域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时,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异,制定具体政策,采取不同措施。

第三,就藏传佛教的现状而言,以安多地区为例,区域性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因地理、历史及文化上的差异性,藏传佛教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发展趋势也有所不一。但就整体而言,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一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数量、规模、僧侣人口、宗教活动情况等多个方面,无论安多的哪个区域,与民主改革前相比,发展呈下行趋势。

二是藏传教佛的影响力自西向东,即西部牧业区、半牧半农区,向东部农业区和汉藏杂居区逐渐减弱。可以预见,这一态势将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进一步持续,成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发展的总体趋势。

三是随着近年来科技及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宗教价值观念对社会实际控制能力逐渐削弱,宗教信仰趋于理性化。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僧人来源、寺院经济、世俗文化冲击影响等,日益凸显出来。

第四,就我国藏族而言,藏传佛教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很大。藏传佛教在藏民族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宗教情感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理性看待藏族及藏传佛教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在具体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时,应从小事做起,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所有出现的“问题”必须放置在所处的环境背景下分别加以处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在当地加以解决。有些问题在某种环境下可能是问题,但在另一个环境下不一定成为问题。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做法。

二是个别地区出现的个别事件,并不能代表藏传佛教发展的主流或大趋势,要防止将少数个人、集体利益的诉求被民族化或宗教化。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应就事论事,避免将民族、宗教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第五,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工作的成败,是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社会发展的大事,不能流于形式,简单化、一刀切。要防范“宁左勿右”的错误思想,警惕个别干部将问题扩大化。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势必加剧和激化民族矛盾,民族地区稳定发展也只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民族、宗教工作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宗教干部队伍的素质,取决于民族、宗教工作是否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队伍建设力度,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公务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历史,了解现状,讲政策、懂法律、德才兼备,热心民族事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公务员队伍,他们是消除民族隔阂、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处理好民族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公务员队伍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教育,使之成为民族、宗教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石。

总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民族消亡、宗教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民族存在、宗教存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不会很快消失。因此,对民族和宗教问题,要从民族和宗教发展规律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按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出路。任何企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回避民族宗教问题、背离群众意愿的想法、做法,毫无疑问将影响民族情感,不利于民族团结,无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作者系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标题:对藏传佛教与藏族信仰观念变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