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达观法师/ 文章正文

四圣谛-灭苦之道

导读:四圣谛-灭苦之道壹、前言  贰、苦圣谛  参、苦集圣谛  肆、苦灭圣谛  伍、苦灭道圣谛  陆、结论  壹、前言  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每个人表面上所追逐的项目都不同,像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儿女孝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大富大贵、有名有利、幸福平安等,但实际上在追逐的方向却是一致,那就是寻觅他所认知的快乐。  但人为何要寻找快乐?因为,对现状不能满足、事事不能满意、样样不能顺遂,不满就是苦。所以要...

  四圣谛-灭苦之道

  壹、前言

  贰、苦圣谛

  参、苦集圣谛

  肆、苦灭圣谛

  伍、苦灭道圣谛

  陆、结论

  壹、前言

  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每个人表面上所追逐的项目都不同,像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儿女孝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大富大贵、有名有利、幸福平安等,但实际上在追逐的方向却是一致,那就是寻觅他所认知的快乐。

  但人为何要寻找快乐?因为,对现状不能满足、事事不能满意、样样不能顺遂,不满就是苦。所以要不断的突破、不断的改善,来满足自己的身心,但不论怎样努力,仍然不能填满人类的欲求。因为,人生本来就不圆满,难免有所遗憾,常常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往往顾此而又失彼,于两者之间,难以兼顾,只能忍痛择其一;假若两者皆能兼顾,但因无常生灭,亦不能永恒存在,实感无奈。

  其实,人的一生只是不停的在创造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留下问题。从出生到死亡,从物质到精神,从身心到环境,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从世界到宇宙,不论由小至大、由内至外、由近至远、由前至后,时时刻刻都在问题中。

  有个人身心的问题,有人际关系的问题,有家庭经济的问题,有夫妻感情的问题,有子女管教的问题,有婆媳相处的问题,有妯娌和谐的问题,有兄弟阋墙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有社会治安的问题,有环境保护的问题,有国家政治的问题,有气候暖化的问题,有核能灾变的问题,有能源危机的问题,有民生粮食的问题,有资源分配的问题,有人类战争的问题,有自然灾害的问题等,说也说不清,数也数不完。问题虽然包罗万象,但“问题的本质就是苦”,苦即是烦恼,任何人皆摆脱不了它的困扰。不论有意或无意,人类的本能就是要离苦。

  人生是苦的事实,没有谁可避免。佛陀因见众生的苦,而发心出家去找寻灭苦的方法,经六年的修行,终于领悟缘起之真理,而以「四圣谛」初为五比丘宣说“苦、苦之集、苦之灭、苦灭之道”及最后涅槃度须跋陀罗,都是以此教导,说四谛之理,是真实不虚,依此修行,便可解脱。

  世间之所以有医生,是因为有病者;人间之所以有佛陀,是因为有众生。因有人生病,医生才为患者看病:诊断出其病症(苦),并检查其病因(苦因),开出药方,要病人按时服用(苦灭之道),经治疗后,终于痊愈(苦灭)。因众生有苦,佛陀才为大众开示离苦之道。

  贰、苦圣谛

  佛陀是证悟真理的圣者,依他所观察,世间的一切现象,的确是苦之事实;人生是苦,故说苦谛,即是苦的真谛,所以佛经中说:「人生是大苦聚」。「苦」有苦难、痛苦、苦恼、不满意,及缺陷、无常、不实的涵义。

\

  或许有人会认为佛教过于悲观?所谓悲观、乐观,其实是个人的主观。佛教是客观的,它是「正观」、「实观」。「正观」即是正确的观察,「实观」即是观察事实的真相;经由正确的观察,才可以见到事实的真相。观人,生老病死是事实;观事,成败兴衰是事实;观物,成住坏空是事实;观法,缘起无我是事实;观行,一切无常是事实。

  换个角度来说,医生说只要是人就会生病,为何大众不认为医界太悲观呢?病就是苦!又有人会说,病好就不苦?病虽然暂时治好,但人生琐事,那件事不令人苦恼;又有谁可以事事顺遂,所求以偿。且说,病好了,难道永不再患吗?

  凡夫不知真相,不敢面对事实。就像,病人不愿面对自己的病情,医生不愿告诉患者病症一般。医生对病患不可夸大其病情(悲观的看法),亦不可轻忽其病症(乐观的看法),应正确的诊断出疾病,将病情详细的跟患者说明;病人不可放弃治疗(悲观的想法),亦不可认为无病(乐观的想法),而应勇敢的接受医生的建议来治疗。所以,佛教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只是真实的讲出事情之真相。

  稍有知识的人,也许会说:「苦乐是心的感受,并非事实。好比,知足常乐,不知足常苦。」试问诸位?生病的人,知足病就会痊愈吗?饥饿的人,知足肚子就能填饱吗?缺钱的人,知足就能解决经济的问题吗?以此类推,苦是事实,并非唯心论说。

  大部分的人认为,人生是「有苦有乐」;只是每个人,对苦乐的看法有所分歧。悲观者,因观念消极,所以觉得「苦多乐少」;乐观者,因观念积极,所以感觉「乐多苦少」。总认为,人生是有苦有乐,并非全然是苦。

  苦的真谛

  所谓「苦圣谛」?是指此苦谛之理,唯为圣智所知,非凡夫能知,故云圣谛。世人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却无智慧见到苦的真谛。反而以苦为乐,孰不知“此乐是假乐,此苦是真苦”。

  好比,肚子饿(是苦的事实),就要填饱肚子(吃饭不是乐,而是远离饥饿的痛苦);尿急(是苦的事实),立即上厕所(小解不是乐,而是远离憋尿的痛苦)。吃饭、小解不是乐,假若它们是快乐的事,为何不一直吃、一直解;再举生病来说,饥饿似病,吃饭似药;尿急像病,小解像药。吃药岂是快乐之事,只因生病,所以迫不得已才吃药。

  还有,「乐是苦因」。当快乐消失时,痛苦便会生起;顺境时很快乐,当此境消失而逆境来临时,痛苦随之生起。就像好友相聚时是欢乐的,但分离时却是感伤的;和相爱的人再一起是幸福的,但爱人离去后却是痛苦的。

  再说,「乐中有苦」。乐犹像蜜糖,苦恰似毒药。包着蜜糖的毒药,纯苦无乐,百死无生,何乐之有?所谓「先享受,后付费。」先满足自己的欲望,再来考虑后果。好比,刷卡时表面上很快乐,消费完后,才知要付钱的心痛;谈恋爱时表面上很甜蜜,结婚之后,才知要养家的艰苦。

  再说,「乐久生厌」。任何快乐的事,做久了也会令人厌烦。好比,没有吃过山珍海味的人,偶尔饱餐一顿,便会觉得心满意足;但天天吃腻的人,就会感到厌恶而倒胃口。有时出国旅游,是一件既浪漫又休闲的事;但常常出国的领队,带团不但有压力,且是一项苦差事。

  再说,「乐无标准」。快乐并无一定的标准,因人事的条件不同,所以产生出来的感受就有所差异。怕热的人,吹冷气会觉得很舒服;怕冷的人,吹冷气会觉得很难受。饥饿的人,有食物可吃,是一种恩惠;撑饱的人,纵然美食当前,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佛虽说苦,但并不否认乐。因苦乐是相依,无苦即无乐,无乐即无苦;因有苦乐,才可以离苦得乐。佛于经中曾举出:有家庭之乐、五欲之乐、染着之乐、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禅定之乐等,但这些乐,皆逃不开无常逼迫之苦。

  总之,「乐假苦真」。所谓假,是指快乐的事,是短暂的、是会变化的、是会消失的、是无常变异的,非永恒常在的,谁都无法留住它。所以说快乐是虚假,一切现象是苦的事实,即是「苦谛」。

  苦的认识

  二苦

  五蕴本身就是一种苦,想要生存,就应接受苦的考验。为了照顾身心,人们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肉体有生、老、病、死之身苦,心里有忧、悲、愁、恼之心苦,环境有寒、暑、燥、热,所引发身心之苦。归纳为:一者因肉体而有苦,称为身苦。二者因烦恼而有苦,称为心苦。

  身体的无常不安,需要食物、衣服、房子、车子、活动、性欲来满足它;身体的无常病痛,需要医生、治疗、药物、复健、看护、补品、家人来照顾它。为照顾和满足身体,则须有物质与金钱;想获取金钱,则须要工作;工作则须靠体力或能力,才会有适当机会。身体从出生至死亡,及中间的衰老,皆不离无常变异,连辛苦所挣得的财产、名望,也不例外。

  心里的无常不安,需要有快乐的所缘来依靠。它是什么?是亲情、爱情、友情、道情、多情?或是名利、权势、地位、才干、赞美、尊重、疼爱、呵护、关心?或是娱乐、兴趣、旅游、探险、刺激?或是工作、事业、学习、读书、进修、行善、信仰、宗教、修行、真理、传道、领导?不论心摆在何处,皆不离无常变异,自心是这样,人心亦是这般。

  常人祈求医生,来安其身;二祖慧可,祈求祖师,来安其心?不论是身或心,又有谁可替我们安住?身心本来无常不安,又岂能安住?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佛说:「应无所住!」一切法无常,所以念念无所住,以无住为住,当下即可安住。

  三苦

  苦的性质有三:苦苦、坏苦、行苦。当逆境出现时,身心感受之苦,称为苦苦;当顺境消失时,身心所感受之苦,称为坏苦;诸行无常,迁流不息,让身心不得安定之苦,称为行苦。欲界三苦俱有,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仅有行苦。《法华经》信解品说:「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一、苦苦,由苦事所生之苦。其实会让人苦恼的事,真是其多无比。好比,身体的寿命有限,短短数十年,大不了百岁,人的一期生命就将结束,奔波一生,为谁辛苦,到头来「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再说,心中难得清净,不是回忆过去,便是期盼未来,不然就是盘算现在,从来没有「活在当下,过得清闲。」一切身苦心恼,便是苦苦。

  二、坏苦,因乐事已过,苦随之而生。无乐之时,我们会去追寻快乐,但常常为了短暂快乐,让人付出惨痛的后果。好比,拿一个月的薪资,来买一件名牌的皮包,在拥有的那一刻,虽可感受到短暂的快乐,或满足暂时的虚荣,但之后呢?当此新鲜感消失,雀跃之喜又在哪里?不禁生起后悔、懊恼、无知、虚伪之情绪。再说,跟至爱的家人、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聚会、聊天、吃喝、游玩、欢唱,当曲终人散之后呢?无聊、孤独、寂寞、失落、无奈之情绪,便油然而生。此乐似过往云烟,只添加愁与苦。甚至,过于得意忘形,到头来乐极生悲。以上苦苦、坏苦,凡夫便能知晓。

  三、行苦,行有迁流之义,一切法皆迁流不息,无常生灭,无常故苦,唯智者能知。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不论是内在的心灵,或者外在的世界,这所有的存在与消失,都是不停的变动、生灭,它是不安定、不确定的,没有人可改变它、没有神可主宰它。由于这种剎那生灭的现象,所以没有一事物叫做永恒。当人们想去占有它、拥有它、留住它,它已经从欲望中流走;当人们想要获得自认的快乐、幸福、平安,它便从妄想中消失。顺境、逆境,只不过是无常的梦境;迷人、悟人,只不过是无常的幻人。

  近观无常,龙牙禅师云:「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我们喜欢花开,却不喜花落。人想要快乐,却厌恶痛苦,欢庆出生的喜悦,却畏惧死亡的来临。但花开花会谢,乐生乐会灭。无情的花,有情的人,谁能逃得过无常。

  远观无常,憨山大师云:「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春天从冬天走来,带来希望;秋天从夏天过来,带走一切。虽然伤感、落寞,那也是人类自作多情的痴梦,总活再编织不实的幻境,不能真实体察人生,勇于面对无常。不管贫贱穷困,或是荣华富贵,那只是昙花一现,像梦不真,同霜不常。

  综观无常,《无常经》云:「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海大地,中含一切众生,有哪一人、哪一物、哪一事,不被无常所吞没。

  凡夫不识无常之苦,却偏偏想于无常中牢牢捉住自我的身心,建立梦中的王国。不舍我爱之人,不弃我爱之物,不甘失去所有,更不愿无常到来。始终不能明白,他们所追寻的不过是短暂的假乐,实际上是暂时的息苦而已。但一位灭苦的圣者,不会无知的追求不同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快乐,因为智者的心已经平静而且知足。

  八苦

  佛总结出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生、老、病、死,此四项属于生命现象的苦,亦是生理的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此三项属于生活现象的苦,亦是心理的苦;五蕴炽盛,此项属于人生现象的苦,亦是身心的苦。

  十一苦

  根据南传藏经《长部》记载,将苦分为十一种: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总结为五取蕴是苦。以下经文出自《大念住经》。

  一、生

  经云:「何谓生?所有生类中,诸众生之受生、形成、出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什么是生?一切众生皆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渐渐形成名色,经十月之久而出生,身心五蕴能明显的表现,经由六根接触六尘能感受到外在的世界,称之为生。

  「生」有:生者受苦,被生亦苦。「生者」有怀胎之苦,生产之苦,养育之苦,照顾儿女之苦;「被生」有成长之苦,学习之苦,环境之苦,谋生之苦,竞争之苦,生存之苦。

  二、老

  经云:「何谓老?所有生类中,诸众生之衰老、老耄、齿落、发白、皮皱、寿减、诸根遍熟。」什么是老?一切众生都会老化,体力日渐衰弱,牙齿脱落,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渐短,功能退化,称之为老。

  「老」有:六根衰退之苦、行动不便之苦、无人照顾之苦、身体病痛之苦、孤独无伴之苦、心愿未了之苦、步入死亡之苦。

  三、死

  经云:「何谓死?所有生类中,诸众生之崩溃、散灭、命终、死亡、诸蕴离析、死尸弃舍。」什么是死?一切众生都有停止气息的时候,四大离散,寿命终了,进入死亡,五蕴离析,身体舍弃,称之为死。

  「死」有:有病痛折磨之苦、四大分离之苦、心理不平之苦、不舍亲人之苦、财物带不走之苦、对未来恐惧之苦、冤家索命之苦、六道轮回之苦。

  以上这三项,生、老、死是生理现象的「身苦」,我们依真俗二谛来说。依俗谛而言:人从一出生便趋向于死亡。人生第一个剎那现象,称之为生;中间的种种过程现象,称之为老;最后一个剎那现象,称之为死。依真谛而言:色法、心法亦是这样。当色法、心法剎那生起时,称之为生;短暂停住的现象,称之为老;灭时的现象,称之为死。因此在观察生、老、死时,同时可观生、住、灭,必须依照,真俗二谛来观照。

  四、愁

  经云:「何谓愁?无论何时何地,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恼之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忧、内怆。」什么是愁?不论任何时候,当我们遇到不幸之事,或遭遇到令人苦恼的问题,而内心生起忧愁、悲伤、苦恼、烦闷、难过,此时称之为愁。

  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无愁之人强说愁,有愁之人说不出。心本无愁,但遇境则愁生;若不能化解此问题,则会愁更愁。

  五、悲

  经云:「何谓悲?无论何时何地,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恼之法,而有痛哭、悲泣、慨叹、哀号。」什么是悲?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问题,内心控制不住,而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称之为悲。

  愁藏于内,强忍于内心;悲显于外,发泄于言行。小小的挫折,常人可以埋于心底,然遇亲人往生或离去,则再也控制不了情绪,而放声哭泣、大声吶喊。

  六、苦

  经云:「何谓苦?关于身体之苦痛、不适,由于身触所生之苦痛、不适。」什么是苦?任何身体痛苦的感受、不舒服感觉,或经由身体的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舒服感受,称之为苦。

  有身体,就会有病苦。身体有时会痛、会酸、会麻、会胀、会晕、会眩、会痒、会紧、会饥、会渴等,或因外在的环境、空气、天候、温度、干燥、湿气、异味,而产生太热、过冷、流汗、颤抖等诸苦。

  七、忧

  经云:「何谓忧?关于心之苦痛、不愉悦,由于意触所生之苦痛、不愉悦。」什么是忧?任何心理痛苦的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觉,或经由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称之为忧。

  人类生长的过程,有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与记忆,这些阴影早已深刻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里,更是挥之不去的痛苦,所以平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快乐不起来;但梦魇还未结束,接下来的人生岁月,我们仍然要与外界不断的接触,因此苦痛、不愉悦的感受时时会生起。

  八、恼

  经云:「何谓恼?无论何时何处,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恼之法,而有忧恼、苦恼,及由忧恼、苦恼所生之苦痛。」什么是恼?任何时候,由于不幸的事,或遭遇到令人苦恼的问题,而有烦忧、苦闷,以及由于烦忧、苦闷而感受到的苦痛,称之为恼。

  未发生之事,常让人生起忧虑、担心、不安、恐惧;已发生之事,常使人感到迷惑、棘手、害怕,甚至不知所措。当我们碰到困难不能解决时,一切烦恼便自然而生,更引发心中的苦楚。

  以上这五项,除了苦是指生理现象的「身苦」,其他愁、悲、忧、恼,是指心理现象的「心苦」,只是苦的轻、重、强、弱,不同而已。

  九、怨憎会苦

  经云:「何谓怨憎会苦?无论何时何处,遭遇不如意、厌恶、不愉悦之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或遇心怀恶意、伤害、扰乱、不适意者,却须与其聚会、交往、共事、结合。」什么是怨憎会苦?不论任何时候,遭遇到不想要、不喜欢、不愉快的六尘,或遭遇到心怀恶意、害意、乱意、瞋意者,与这些人聚会、交往、共事、一起,称为怨憎会苦。

  我们对于一切所不喜欢、不满意的人、事、时、地、物,内心自然会生起排斥、抗拒、敌对。不是想要对象消失,不然就自己躲开,一心一意想逃离现场,不愿与对方在一起。但于六尘的境界中,不如己意的事,实在数不清。

  十、爱别离苦

  经云:「何谓爱别离苦?无论何时何处,与可意、喜爱、愉悦之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相逢,或遇心怀善意、适意、可靠者、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却不能与之聚会、交往、共事、结合。」什么是爱别离苦?不论任何时候,人都想要处在合己意的、喜爱的、愉快的六尘境界中,或遇到心怀善意、好意、能信任的家人、朋友、同事、亲友,但却偏偏不能与这些人聚会、交往、共事、一起,称为爱别离苦。

  我们一厢情愿,想要活在自己理想的国度里。于一切时、一切处,都妄想与喜欢的人、事共处一堂,但是诸行无常,剎那生变。爱人会去,恶人会来;好事会走,坏事会起;顺境会过,逆境会来。终不能与所爱长相厮守,只能缘尽而散。

  凡夫活在取舍之间,只要不合己意,便想舍去,但又无法摆脱,所以有「怨憎会苦」;若是合己意,便要取得,却又无法获得,所以有「爱别离苦」。智者不恶六尘境界,因一切法无常、无我,故六祖说:「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十一、求不得苦

  经云:「何谓求不得苦?诸比丘!受生支配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不再受生,愿不再有来生!然此欲求不可得,…受老支配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不衰老,愿不变老!然此欲求不可得,…受病支配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无病苦,愿不生病!然此欲求不可得,…受死亡支配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能不死,愿不会死!然此欲求不可得,…受愁悲苦忧恼支配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不遭受愁悲苦忧恼,愿不再愁悲苦忧恼!然此欲求不可得。」

  什么是求不得苦?希望不要有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以上诸苦,更不要有无量诸苦恼,然因「苦」、「集」未断,无明、贪爱依旧,三毒仍存,「道」谛未修,所以不能息苦入「灭」,因而称为求不得苦。

  有求皆苦,无求为乐。所求不能满足,即是「贪」;求而不能获得,即生「瞋」;不知为何而求,即为「痴」。我们所求何物?世间幻事,众生幻人,一切幻境,知幻无求。

  以上这三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指心理现象的「心苦」。

  五取蕴是苦

  经云:「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不论是二苦、三苦、八苦、十一苦、无量诸苦,归纳起来,就是对身心五蕴的执着,所生起之苦。所以佛要行者正观五蕴,无常、苦、空、无我,来破除我们对五蕴的执取。

  苦的功能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当我们要寻求任何一项答案,相对也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每个人在追求快乐时,也一定会经历痛苦的过程。但不可因为困难,而选择不去突破,或干脆逃避不敢面对,反而更应勇敢去化解及承担。

  其实痛苦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人们活在痛苦中而不愿离苦。从小到老,一生抱怨不断,郁郁寡欢,终日无奈感叹,找人相互诉苦,又不知该怎么办?只能虚度岁月,使痛苦日益加重,让瞋心渐渐加深。因为,常人怕苦,更无法摆脱其苦,所以会引起瞋心;日子久了之后,便失去对苦的警觉性,而徒增其愚痴;甚至以苦为乐,欲望贪爱不停的滋长。贪瞋痴三毒不灭反增,致使大众苦上加苦,更加的苦不堪言。

  佛弟子切勿因苦而生瞋心,更应感恩此苦让你有觉心。六祖说:「烦恼即菩提。」因有烦恼,所以今日大家来学佛修行,更从烦恼中去领悟而觉醒。《广论》说苦有五种功德,「功德有五,谓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故有驱意解脱功德。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其苦从不善生,不爱其果,须止其因,故有羞耻作恶功德。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故有欢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诸漂流生死海者,能发悲愍。」以下我们来说明苦的五种功德:

  一、谓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故有驱意解脱功德。

  知过才能改过,改过方能无过;知苦才能离苦,离苦方能无苦。人若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有过失,又怎会改过迁善,成为一位有道德修养的贤者;人若不知道世间是苦,或不认同五蕴身心是苦,他们又怎能离苦得乐,成为一位究竟解脱的圣者。

  苦的第一个功德,就是会让我们生起「出离心」。因为痛苦,所以决心要离苦,而此心是不会动摇的;若不感觉苦,则会留连忘返于五浊恶世,更会乐不思蜀于六道轮回。离苦之心,驱使我们迈向解脱之道。

  二、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人为何会傲慢?因为觉得比别人高、比别人强、比别人好。自认学问比他人高深,地位比他人尊贵,财富比他人多,能力比他人强,口才比他人好,人脉比他人广,为人比他人善,相貌比他人庄严,道德比他人崇高,修行比他人精进,持戒比他人严谨,定力比他人深入,智慧比他人圆满,悟境比他人超越。

  春风得意之人,自认所有的条件,都比他人佳,好像可傲视天下一般,便不知不觉生起优越感,而起憍慢之心;若能知现在是苦,还未离苦,就能警觉到自身的条件还不够,更应谦卑再学习,因此不会起贡高、我慢之心。

  既然已发出离心决定要修行,就应先去傲慢,此心不除,焉能入佛法大海,所以古德云:「慢像高山,法水不入。」且佛法要从恭敬中来求,几分恭敬,便得几分成就。行者,不可不警慎!

  三、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其苦从不善生,不爱其果,须止其因,故有羞耻作恶功德。

  古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今生受种种的苦难,必然是以前所造诸恶业,此不善之因,带来一切的苦果;若想要终止此痛苦,必先断除恶的因缘,不然受苦是永无止尽的。

  因受苦,而知自身造恶,所以生起羞耻之心。羞是羞愧,耻是耻辱。羞是见不得人,耻是对自身的所作所为感到耻辱。若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受苦时不但不生瞋恨,反生起羞耻之心,来警惕自我。羞耻即是惭愧,惭是对不起自己,愧是对不起别人。当受苦时,不会再怪罪于人,反生惭愧之心,是我们对不起众生。

  四、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故有欢喜修善功德。

  若无苦的逼迫恼人,众生怎会离苦;离苦的目的,就是想要求安乐。因此,苦会引发,一者离苦,二者求乐,来策动我们修行。佛为大众宣说《地藏经》或说娑婆世界,弟子听闻地狱大苦、娑婆诸苦,便生离苦之心;佛亦宣讲《弥陀经》或说极乐世界,弟子听闻弥陀大愿、西方之乐,便生求生之心。

  要求安乐,必修善因。所以念佛之人,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根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说,身心要能安乐,须具备四项德行:正身行、正语行、意离诸恶自利行、心修众善利他行,此为身、口、意、誓愿,安乐四行。简要言之,若要离苦,必先断恶;若要得乐,应修众善。

  五、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诸漂流生死海者,能发悲愍(功德)。

  前面四项是讲,因苦能让人自觉自利;此项是说明,一为菩萨的行者,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是只有自己苦,而是一切有情的大众,皆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所以要发愿度一切众生,远离苦难。

  所谓「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若无尝尽苦头,怎能知道什么是苦。因自己曾受过苦,更会感同身受他人之苦,因此发出悲愍众生的心。菩萨常不忍众生受苦,所以发悲愿,世世常行菩萨道,若有一众生未得度者,他也不愿成佛,而舍众生远去。

  以上苦的五种功德,始于「出离心」,终于「菩提心」,这也是修行的次第。因世间有苦的逼迫,才促使我们生起「出离心」,驱动意志迈向解脱;求法者,应除遣憍慢,方能虚心学习佛法;闻思之后,必当依教奉行,速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方能离苦得乐;更应发「菩提心」,悲悯大众,愿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苦的生起

  有果必有因,无因不成果。苦果来自苦因(作恶),乐果来自乐因(修善)。我们身心的活动,有引发果报的能力,此力量称为「业力」;其所引生苦乐的结果,称之「业报」。造恶则受报于三恶道,行善则受报于三善道。

  古德云:「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受报的时机,大略可分,一、立即受报:造恶业马上受恶报,像出手打人,别人立即回手。二、现世受报:现在造恶,虽无立刻受报,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受恶报,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三、来世受报:此生造恶,虽无受报,来生因缘成熟,便受此恶报,像意外伤害等。四、未来受报:此生造恶,来世亦无受报,经过许久之后,缘熟方受此恶报,像悟达国师的故事,历经十世才受报。造善业,得善报,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因果是公平的,自有其论断。

  因果并非宿命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真心忏悔、广行布施、老实修行,便可转重报,为轻受,称之「重报轻受」。《优婆塞戒经》云:「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金刚经》亦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依教奉行,恶报不但可扭转,还可成就一个人的道业,所以古德劝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然而改变不是一时的,仍须会遇到各种境界来考验。当恶的因缘来时,应坦然接受「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勿生起瞋恨之心,来与它对抗这样才可以化解宿世的恶缘。相对的,当善的因缘来时,更应谨慎对待,切勿得意忘形,增长贪欲与愚痴,应观无常生灭,梦幻不实才是。

  参、苦集圣谛

  真正的智者,不是化解问题,而是不制造问题,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为了要解决苦果及不让苦继续产生,所以佛为我们讲「集圣谛」,即是集起苦的原因。

  一、众缘所起

  任何的起因并非单一因素,苦也不例外,皆是众缘所起,非自生,非他生,非无因生,而是因缘生。

  一位苦行者,名叫迦叶波,这样请教佛陀:

  尊敬的乔达摩,苦是自作的吗?

  不是。

  尊敬的乔达摩,苦是他作的吗?

  不是。

  尊敬的乔达摩,苦非自作,非他作,乃无因生吗?

  不是。

  佛陀为何不认同苦是自力或外力所形成的?人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会遇到不同的状况,而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情绪。举例来说:平常无事,心情还算平静,因见到讨厌的人,不悦之心便生起,若此人离开之后,心情便会渐渐回复;过一会儿又遇到喜欢的人,贪爱之心油然生起,但此人短暂出现便即离开,此时贪爱之心消失,失望之心随之生起。由此可知,世间的一切皆不离缘起的法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二、无第一因

  佛于《增支部》中解释苦集起的原因:「何为苦集圣谛?由无明之缘而有行,由行之缘而有识,由识之缘而有名色,由名色之缘而有六处,由六处之缘而有触,由触之缘而有受,由受之缘而有爱,由爱之缘而有取,由取之缘而有,由有之缘而有生,由生之缘而生起老、忧、悲、苦、愁、恼。因而有此纯苦蕴之集。」所以诸法是因缘生,苦的近因是「爱」,苦的远因是「无明」,那苦的第一因(初因)是什么?从哪里来?

  假设,人类是上帝(第一因)所创造,那谁创造上帝?假若,无明是佛性(第一因)所创造,那谁创造佛性?其实任何事物,小至一粒沙,大至宇宙,皆无法用最初的第一因来说明,只能从近因来探讨。因此,经上常说「无始劫来」,因为无人可去追溯事物的起源,佛于《增支部》上又说:「有关世界之看法与推测,可能导致思想上之混乱。诸比丘,此生死轮回相续,看不到尽头,众生之最初开始游荡与匆忙,包藏于『无明』之中,被『爱欲』所束缚,不可见。」

  三、苦的主因

  产生痛苦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过去的「无明」,加上现在的「贪爱」所形成。《杂阿含经》说:「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无明与贪爱二者互为因缘,因无明所以贪爱,因贪爱所以加深无明,所以《楞伽经》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二者和合,便招感生死苦果。

  (一)、两种无明

  无明,即是无知。不知有情众生依蕴、处、界和合而构成的自体;不知身、心、世界,一切无常、苦、空、无我,缘起性空,幻化不实。据《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之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

  「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或无始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实相平等之理,所以忽然起动差别对待之始念,为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说忽然。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

  (二)、三种贪爱

  贪爱是引发苦最大的宿敌,亦是给众生带来一切罪恶及灾难。从满足自我的欲望,到人与人相互的斗争,国与国双方的战争,皆由它所引起。难怪佛在《法句经》上说:「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因不知诸法真相,所以生起「爱」,意指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从爱又可衍生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一)爱,乃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之亲情。(二)亲爱,乃指对他人之友情。(三)欲乐,乃指对某一特定人物之爱情。(四)爱欲,乃指建立于性关系之情爱。(五)渴爱,乃指过份执着以致于痴病之情执。此五项是人类之爱,皆以「自爱」为前提,而逐渐加深为「渴爱」,其中以渴爱最为执着。

  然有生必有死,凡夫于临终时会生起三种贪爱:(一)境界爱,临终时对配偶、眷属、家财所起的执爱。(二)自体爱,临终时对自体身命所起之执爱。(三)当生爱,临终时对未来生处所起之执爱。此三种爱为一切有情受身之根本,若贪爱未断,则命欲尽时,心生愁恼,众苦相逼,必生此三爱,此即润未来生之缘。

  北传佛教将「爱」,分为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即是对三界之贪爱,使心被束缚不能解脱,称之爱结。南传佛教将「爱」亦分三种,欲爱、有爱、非有爱。

  1、欲爱,乃指感官享受的渴求。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生出六种的欲爱,为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即是五欲六尘。

  2、有爱,乃指生与存的渴求。是常见俱生的爱,相信有恒常不变的灵魂,死后会从一个生命体轮回到另一个。

  3、非有爱,乃指不再存在的渴求。是断见俱生的爱,不相信人死后还有来生。

  (三)、四种粮食

  众生皆赖以四食的资益而延续生命,《唯识论》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1、段食,即物质的粮食,可分段来进食,所以叫段食。有情的众生,必须有赖食物的供给,才能生存下去。不论是一日三餐,或是过午不食,还是日中一食,皆不离此食。

  2、触食,即精神的粮食,为感官与外境的接触。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像常接近大自然会有助于纾解压力,在宁静的地方易于生起安定感,欣赏艺术、聆听音乐可陶冶性情等;人际互动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像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心、朋友的鼓励、师长的叮咛等;常读好书、多读经典,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3、意思食,即求生的意志。人有求生存的欲望,假使不再有所希望,此人便无法活下去。像临死之人,为了盼望亲人的到来,所以延续了一些时间。

  4、识食,即执取身心的意识。识有维持生命的力量,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之前,仍不能离开,若意识不再执取身心,肉体即成为死尸。像开悟之人,可决定什么时候圆寂。

  这四食中,段食、触食有能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王及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意思食、识食有能引生「后有」之义,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促使业力熏习识中的种子,从而引发未来相续之生起。

  四、生命之流

  人类不但希望此生存在,更迫切的想要生命永远的延续。这种潜意识的渴望,是非常执着及强烈的,想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繁衍滋长下去,它是造成生命延续的根本,以及推动生命向前迈进的力量,这便是苦之生起的原因。许多宗教的主张有来生说、永生说、天国说,都是依着人类潜藏共同的欲望-「后有爱」而成立的。

  因为「意思食」的贪爱,所以产生人类的生存欲;因为「后有爱」的贪爱,所以产生人类的恒存欲。进一步衍生成,从个体扩大至群体,从家族扩大至种族,从家庭扩大到国家,不但人类这般,即便是动物,也是一样;为了巩固自我,而不断的繁衍,不停的再生,致使造业不止,生死轮回不息。

  生命只是剎那无常的变化,而相继不断的流动,他就像一盏灯火,从黑夜到天明,既非同一焰,也不是另一焰。生命是不断的缘起,并非今生死亡就结束,当因缘和会时,即会再生,他将永无止尽的延续下去,直到觉醒为止。

  苦的止息

  知苦才能离苦,若不知苦,则苦上加苦,更是大苦。像《法华经》所说:「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现今学佛者,喜欢佛学知识,好乐与人戏论,和人常比高下,对错争论不休。其主要的原因为-「不知苦」,所以发心修行者少,追求五欲六尘者多,慕求名闻利养者众。不觉,身心五蕴之苦;不知,贪瞋无明之苦;不惊,三界火宅之苦;不怖,六道轮回之苦;不厌,生死相续之苦。所以,无厌离之愿,解脱之心。

  学道者,应知苦的真谛,方能踏上修行之路。这个假我,只不过是五蕴所组成短暂的生命体,因无明、贪爱,经由身、口、意的造作,不断的累积、蕴量,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即是「业力」。业力推动身心,让它不停的转动与变化,使生命之现象不停的生死轮回,当这股力量还继续存在时,我们的苦就不能止息。

  苦的来源,虽从无始无明而起,但有情的众生,只要有心断除这一切苦,不再生起苦因,制造苦果,则所有的苦难,将会息灭永不再起;亦能从假我的生灭现象(色身),领悟到常住不灭的真我(法身),获得大解脱、大自在、大涅槃。

  肆、苦灭圣谛

  佛于前面向诸比丘开示-苦的生起,接着要说明-苦的止息。佛说:「诸比丘!何为苦灭圣谛?然则,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由行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由名色之灭而有六处之灭,由六处之灭而有触之灭,由触之灭而有受之灭,由受之灭而有爱之灭,由爱之灭而有取之灭,由取之灭而有有之灭,由有之灭而有生之灭,由生之灭两者、死、忧、悲、苦、愁、恼灭。这是而有此纯苦蕴之灭。诸比丘!此说为苦灭圣谛。」

  无明灭,贪爱才会灭;贪爱灭,忧、悲、苦、恼才会灭。但要破除远因的「无明」,必须由近因的「贪爱」下手,所以佛于《大念处经》中说:「诸比丘!苦灭圣谛者何耶?彼即对此爱之无余离欲、灭尽、舍离、解脱、无执着。」即是对此爱欲彻底消逝无余、舍离与弃除,从爱欲中解脱,不再生起任何的执着。

  苦灭圣谛,即是苦的止息;止息一切贪、瞋、痴,灭除一切烦恼,即名「涅槃」。所以《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即是涅槃。

  一、涅槃的定义

  对于涅槃的解释,新旧译家各有所解。像鸠摩罗什译涅槃为「灭度」,即是灭烦恼障、度生死苦;玄奘大师译涅槃为「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因此,涅槃不是死亡,更不是一个地方,涅槃是圣者解脱的境界,非语言能说明、文字能表达、意识能思量的,所以《法华经》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二、涅槃的境界

  根据《涅槃经》所记载,涅槃有常、乐、我、净四种境界,称为涅槃四德。其略述如下:

  1、常者,不迁不变之义。经云:「常者,是法身义。」法身常住,恒常不变,不生不灭。

  2、乐者,安稳寂灭之义。经云:「乐者,是涅槃义。」离生死逼迫之苦,证涅槃寂灭之乐。

  3、我者,自在无碍之义。经云:「我者,是佛义。」解脱自在,无障无碍,毫无束缚。

  4、净者,离垢无染之义。经云:「净者,是法义。」涅槃法体,不染一尘,湛然清净。

  三、涅槃的种类

  涅槃本来是觉悟者共同的悟境,然大、小乘对此认知却有所差异,且各宗也提出不同的看法,其分类如下:

  (一)、大小乘二种涅槃:依见性与否来分别。

  1、什么是涅槃?《涅槃经》说:「不见佛性而断烦恼,是名涅槃,非大涅槃。」是指二乘人至十住菩萨,不识本心,不见本性,不悟佛之知见,所以《法华经》说:「佛说是人,未实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

  2、什么是大涅槃?《涅槃经》说:「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涅槃也。」即是明心见性,入佛知见,所以《法华经》说:「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表面上,众生与佛,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虽有不同,但在迷悟之间,见性与否之区别。但众生不见佛性,则涅槃为生死,菩提为烦恼;若众生见佛性,则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所以才说:「见佛性,为大涅槃。」

  涅槃与生死本无二致,道生大师说:「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其意思为,涅槃佛性即是众生本性,众生不应舍离生死另求解脱,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悉皆涅槃。所以,《圆觉经》说:「众生本来成佛」。

  (二)、天台宗三种涅槃:依体、相、用三者,来彰显不生不灭之义。

  1、性净涅槃:以涅槃之体,法身而言,自性清净,一尘不染,称为性净。智者大师说:「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即性净涅槃。」

  2、圆净涅槃:以涅槃之相,报身而言,智极为圆,惑尽为净,称为圆净。智者大师说:「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

  3、方便净涅槃:以涅槃之用,化身而言,随缘方便,示现生灭,称为方便净。

  智者大师说:「寂而常照,机感即生,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槃。」

  智者大师解释,涅槃为不生不灭之义;不生不灭即是常,常故名乐,乐故名我,我故名净。所以,涅槃便具常、乐、我、净四德。

  (三)、法相宗四种涅槃:

  1、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也。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为寂静,故名涅槃。

  2、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也。有余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所断之烦恼而谓为余。虽余此有漏之依身,而烦恼之障,永为寂灭,故名涅槃。

  3、无余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与有余依涅槃共断烦恼障所得之真理,而显于生死苦果断谢之时即后时也。故却无苦果之依身,谓为无障依,众苦永为寂灭,谓为涅槃。

  4、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也。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之人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无差别之理,固执生死为可厌,涅槃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于生死涅槃离厌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于生死,为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际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谓为涅槃。

  举例来说:众生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经由修行断尽烦恼,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此是「有余依涅槃」;直到所余五阴之身灭时,度尽一切苦厄,此名「无余依涅槃」;证悟之人,始知《圆觉经》所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而能无住生心,随缘度化,亦实无众生可度,此为「无住处涅槃」。

  一切有情的众生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乘之人,已断十结的烦恼,故具「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涅槃」;佛悉断尽烦恼障、所知障,故具足四种涅槃。

  四、此生可涅槃

  涅槃是解脱的意思,心无三毒就无障碍。所以,此生、此处、此时,人人当下皆可止息痛苦,心得解脱;不必等到他方,不必等到未来,只要实践八正道,就可当生成就。

  五、不问涅槃后

  涅槃既然是最终的结果,就不该问:「涅槃之后?」假设这问题成立,那涅槃就不是结果;既然不是最终,怎可以说是究竟涅槃?因此,这问题是不成立的。所以,有人问佛陀:「佛啊!您涅槃之后去哪里?」佛是默然,不回答的。

  涅槃是果地上的成就,因地上的凡夫当老实去闻法、思惟、修行,当三慧具足,自能证悟。更应勤修戒律、禅定、智慧,当三学具足,自能证果。切莫去揣测涅槃的境界,更勿思量佛的智慧?修道之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方能活在当下,安乐修行。

  伍、苦灭道圣谛

  既然已知、已解苦谛、集谛、灭谛之理,我们当依道谛来修。

  一、沙门法,沙门,沙门义,沙门果。

  沙门者,本来是出家人的称谓,但亦可为修行者之义。佛于《杂阿含经》告诸比丘:「有沙门法,沙门,沙门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谓成就此法者。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

  何谓沙门法?每一位修行人都应“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但要依何法来修行?佛说:「沙门法?谓八圣道。」要依正见、正志(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项通往圣道之路来修持。八圣道,亦称为八正道;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名正道。

  何谓沙门?沙门者,勤修息灭烦恼之义。佛说:「何等为沙门?谓成就此法者。」以证得八圣道之法的成就者。

  何谓沙门义?佛说:「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谓贪瞋痴三毒,及一切烦恼永断,不再生起之义。

  佛又说:「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何谓沙门果?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身见结、疑结、戒禁取见结,三结已断,证须陀洹果;三结断,加上贪欲、瞋恚、愚痴渐少,故证斯陀含果;已经解开身见结、疑结、戒禁取见结、欲爱结、恚结,这五结已断,故证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更断色爱结、无色爱结、慢结、掉举结及无明结,此时十结已断,一切烦恼永尽,故证阿罗汉果。结者,束缚之义。若无这十项的束缚,便是一位解脱的圣者。由此可知,修行之人应依止八正道而修,才能达到涅槃寂静。

  灭苦之道

  二、八正道

  修行不离戒、定、慧这三学,八正道亦不例外。正见、正志(正思惟)属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戒学,正方便(正精进)、正念、正定属定学;也有将正精进,通于三无漏学。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

  正见者,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了;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若无正见,即无正行、正觉,更无八正道可言,由此可知,正见之重要性!

  佛于《杂阿含经》说:「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1、有布施之功德:修行者,当利益一切众生。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并供养三宝之功德,及受持斋戒,去除心中之不善,以增长善根之功德。

  2、有善恶之行为:修行者,当谨慎日常言行。外在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念所造成。心恶,所以行恶;心善,所以行善。一切行为不离身、口、意三业,修行应净此三业,才能止恶行善,名为持戒。

  3、有善恶之果报:修行者,当深信因果定律。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虽然诸法本性空寂,但是相续的因缘却无所失。《涅槃经》说:「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

  既然因果不空,又谁在受报?不是诸法无我吗?《涅槃经》解释说:「虽无作者而有作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受者虽灭果不败亡,无有虑知和合而有。」的确无作者、受者,但是有作业、有果报,所以古德云:「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深信因果,才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且更能确信,四圣谛之真理:苦谛是苦果,集谛是苦因,灭谛是乐果,道谛是乐因。所以苦因灭,则苦果灭;乐因生,则乐果生。这便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因缘法则。

  4、有三世之关系: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从过去世来说:是现在世的「因」,更是未来世的「因因」;从未来世来说:是现在世的「果」,更是过去世的「果果」。

  于《涅槃经》中,有举十二因缘,无明、行、识三支为例,说:「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

  再举,前念、今念、后念为例。前念是今念的「因」,是后念的「因因」;后念是今念的「果」,是前念的「果果」。所以《坛经》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今念亦是后念的「因」,亦是前念的「果」,「因果」同有。故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因此,佛说缘起甚深,此因还有前因,此果还有前果,说因既是果,说果既是因。以差别现象来看,因果有异;以平等实相来观,因果无别。因缘果报相互关系,实在深澳,非凡夫所能理解。

  5、有父母之由来:一切众生皆因父母的因缘,而有人类的存在,所以身为人子,首当孝养父母,更何况是修行者。《心地观经》说:「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供养父母,等同供养诸佛,修行当要发愿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才是。

  人子当如何孝敬父母?《长阿含经》说:「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不但要供奉双亲日常生活,且要照顾其身体,更应恭顺不逆,使他们得到尊重,心中常保欢喜;且因自己的孝心,让父母能亲近三宝,度生死苦海,才是大孝。

  6、有众生之差异:六道众生,虽有身心五蕴之和合体,但其业报不同,所以果报也有差别。不论是自身的正报,或是所处环境的依报,皆随每个人所造之善、恶业,而构成不同的生命形态,于六道中轮回。

  瞋心重者,堕地狱之报;贪心重者,堕恶鬼之报;痴心重者,堕畜生之报;嫉妒重者,受修罗之报;持五戒者,受人道之报;行十善者,受天上之报。《优婆塞戒经》说:「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行业果报,亦不可思议。

  7、有圣凡之分别:这个世间有凡夫、有圣人。有人因修八正道而证得阿罗汉,还有人虽未达四果,但已朝向初果、二果、三果迈进,在不久的将来必会觉悟;更于未来,会回小向大,修六波罗蜜,行菩萨道,直入佛知见,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

  8、有三世之觉者:过去已有人觉悟,现在也会有人觉悟,未来亦会有人觉悟;三世皆有阿罗汉,三世皆有辟支佛,三世皆有诸佛、菩萨,这些圣者悉已从迷妄中觉醒,不再堕入生死轮回之中;若是再来,亦是悲悯众生,乘愿而来。只要依教奉行,这人间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必定有觉悟的圣人。因此,我们要护持佛法,让*轮常转,使正法流通,是每位佛弟子应承担的使命。

  (二)正思惟-正确的思惟

  正思惟,既见四谛之理,应常思惟而使智慧增长,以无漏之心所为体。经云:「何等为正志(正思惟)?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听闻四圣谛之理,当常思惟其法义;并且心要志在远离贪欲,因《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更应时时思惟,有无瞋恚之心,害人之意,常保心中无贪欲、无瞋恚、无害意。

  (三)正语-正确的言语

  正语,以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经云:「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1、离妄语:要离虚妄不实的谎言,应正直诚实的面对;纵使犯错,皆应坦白承认,不可狡辩护短,《坛经》说:「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打妄语不但害己,亦是伤人,《正法念处经》云:「妄语不自利,亦不益于他;若自他不乐,云何妄语说?」

  2、离两舌:听是非,说是非,传是非,造是非,尽是破坏僧团及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切莫挑拨离间,分化别人的感情,造成彼此的对立及不信任。像《法句经》说:「加恶诬罔人,清白犹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尘逆风坋。」伤人不成,反受其害。修行者,当分辨是非对错,莫轻信谣言,错怪于人。

  3、离恶口:易怒没有修养之人,常以恶劣的言语谩骂他人,不但不觉得自己做错,还常怪罪于人,以致于难以相处,更无法沟通。所以,造成夫妻分离、父子疏离、兄弟不和、朋友背叛、事业失败。修行之人,应常修忍辱,不论别人怎么待我,切勿瞋念一起,而恶口骂人,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4、离绮语:说话轻浮不正经,或是花言巧语影响人心,或是说没有意义的话,这些都属绮语。佛门中常有禁语之戒,就是不要让人散心杂话,否则无法摄心一境,更扰乱其他人修行,所以《信心铭》说:「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四)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业,以智慧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以无漏之戒为体。经云:「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离杀生,免除身命被杀之恐惧;亦应闻声救苦,来保护一切众生。离偷盗,免除财物损害之得失;更应布施自己的钱财及能力,去帮助苦难的人们。离邪淫,在家人应离邪淫,出家人则应断淫,《楞严经》说:「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更说:「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修行当以戒为基,才有菩提可证之日。

  (五)正命-正当的生活

  正命,离不当谋生之方式,以无漏之戒为体。经云:「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出家人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四项为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皆是障道因缘,容易使人增长贪欲,丧失道心。在家人应以正当的方式,来谋取生活,切勿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其实“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只要能知足,便能常乐,这才是人生的重点。

  《八大人觉经》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知多欲苦,少欲为乐,便能离苦得乐。又说:「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常念知足,方能息缘静虑,安心修道,故应以慧业为重。

  (六)正精进-正确的努力

  正精进,以智慧不懈迈向涅槃之道,以无漏之勤为体。经云:「何等为正方便(正精进)?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让恶心永不起,令善心永增长。为离生死苦海,为自行化他,要勤修止观,才有定慧可言。圣道之路虽然艰辛,但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努力不懈地修习正法而不退转。若因正,果必正,故《宝积经》说:「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

  (七)正念-正确的忆念

  正念,以智慧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经云:「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不坚持己念,才可随顺众生;常保正念,则妄想不生、妄念不起。正念应怎样修持?可依自身适合的法门来修行:

  1、修四念处法:观身不净,则不执色身;观受是苦,则不执苦乐;观心无常,则不执妄念;观法无我,则不执自我。若能如此,必能契入三法印。

  2、修念佛法门:万缘放下,一心称名,忆佛念佛,必定见佛。八万四千烦恼,总归一句佛号,身心世界,幻化不实,只有佛号最亲、最尊、最贵、最真、最为可靠。

  3、修无念法门:禅宗,以无念为宗旨。无一切妄念,念念尽是正念;以无念为念,以无住为住,故《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念无染,念念清净,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便能自成佛道。

  (八)正定-正确的禅定

  正定,以智慧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经云:「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让散乱的心,契于不乱;不稳定的心,趋于坚固;纷飞的心,能够摄持;狂妄的心,寂静止息;躁动的心,入于三昧;妄想的心,归于一心。当一切妄念止息,则正定就现前。佛于《遗教经》教我们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陆、结论

  佛陀最初成道时,曾三转四圣谛,一、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开示四圣法理,上根者一闻即能领悟。二、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劝勉弟子应修四圣谛,中根者二闻即能奉行。三、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明示佛陀已证四谛之理,下根者三闻方能信受。

  佛陀将涅槃时,交代弟子要依四圣谛来修行,所以《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法不论大、小乘,皆依四圣谛为根本,可见修行不离此教法。

  「苦谛」,是五蕴身心的本身;「集谛」,是因对五蕴身心的不了解,而产生贪爱执取;「灭谛」,是灭除对五蕴身心的爱取,而获得解脱;「道谛」,是藉由身、口、意,来勤修戒、定、慧,于日常生活中。

  四圣谛以「苦」为主轴,「苦」是对于无明、贪爱,迷惑之人来说的;对于明白、离欲,觉悟之人来说,「苦」就像梦境般的不实在,所以佛陀说:「知苦,而实无所知;断集,而实无所断;证灭,而实无所灭;修道,而实无所修。」迷时,有苦可灭、乐可得;悟时,苦乐皆幻,无智亦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