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大众学佛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星云大师讲演集/ 文章正文

《星云大师讲演集》-生活与道德

导读:时间:公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地点:国父纪念馆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一、道德与非道德二、世间的道德生活三、佛教的道德生活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诸山长老法师的光临指教,感谢诸位护法居士不畏路途遥远、不辞事务繁忙,拨空来听讲。今天是我们此次北部弘法讲演的第二天,本来此次弘法讲演不预备翻译为台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向各位讲说。但是从昨天讲演完毕之后,一直到今天,接二连三...

时间:公元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道德与非道德

二、世间的道德生活

三、佛教的道德生活

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诸山长老法师的光临指教,感谢诸位护法居士不畏路途遥远、不辞事务繁忙,拨空来听讲。

今天是我们此次北部弘法讲演的第二天,本来此次弘法讲演不预备翻译为台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向各位讲说。但是从昨天讲演完毕之后,一直到今天,接二连三地接到数百通电话,大家一致反应说:“我们听闻佛法不在求多,只要让我们听得懂,那怕是一句偈也就受用不尽了。”为了应大众热烈的要求,虽然明知翻译可能会占去一部份的时间,但是佛法是大家所共有的,因此今天决定还是用翻译,让大家都能够得到一些佛法的醍醐。

昨天向各位谈到“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并且就“生活与信仰”这个主题,向各位报告我的看法。今天要继续向各位讲说的题目是“生活与道德”,“生活与道德”主要在说明佛教对道德的看法,并且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实践佛教所指示的道德而加以分析。

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人生就有价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义。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圆满。宋朝的明教契嵩禅师曾经举过譬喻说:在我们的观念里,生为帝王是最崇高伟大的,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能掌握无上的权势威力,是千万人羡慕而不易轻得的厚爵高位。但是夏桀、商纣、幽王、厉王,虽然也贵为帝王,因其暴虐无道,如果我们将某人比拟为他们,此人一定非常的不悦,因为商纣夏桀的寡德,使人们耻与为同类。伯夷叔齐是春秋时代的贤人,兄弟两人为了耻食周粟,相率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经常三餐不继,终于饿死。如果我们将某人比喻为夷齐兄弟,此人一定很欢喜。虽然夷齐兄弟贫无隔宿之食,但是因为他们有道德,忧道不忧贫,古人赞歎他们为圣之清者,因此人们以他们为修身的楷模,可见得在人们的心目中,君主之位并不可贵,高风亮节的道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装饰品。下面我将分成几点和各位谈谈生活与道德的关系:

一.道德与非道德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非道德?大家首先应该明白地加以分别。凡是举心动念,对别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安的就是不道德;相反的,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就是道德。道德与非道德有时很容易划分,有时却很难给予明确的分别。首先我要向各位提出介于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问题,让大家参考。

(一)安乐死与道德

常常有人会问我:一个身患重病,药石罔效、奄奄一息的人,能不能给予一针,让他免受病苦的折磨,安乐而死呢?换句话说:佛教对于“安乐死”抱持什么样的看法?事实上,一个人即使重病弥留的时候,能不能再生,是很难断言的。譬如在台北,有一位赵老居士,非常热心于电台布教,并且经常往来于监狱,对身系囹圄的犯人说法。几年前,不慎跌了一跤,脑震荡,送到三军医院,医生写上了红字,宣布回生乏术,甚至于将他送到太平间,认为不久人世。但是赵老居士至今仍然身体健朗,在台北各道场往来走动。各位听了上述的例子之后,一定会以为:佛教是反对“安乐死”了吧!事实也不尽然。佛教有种种的法门与方便,而一切的法门与方便,如果不能和大悲心相应的话,都是魔法,因此佛法以慈悲为根本,对于“安乐死”,佛教不绝对否定它,也不断然肯定它。对于每一个生命,我们应该本着爱心、慈悲心,让它健康地存在。万一不得已,而施以“安乐死”,如果确认是出于慈悲心,不忍病人受苦,也没有什么不对,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慈悲心为出发点。

(二)偷富济贫与道德

有人又如此问:“偷富济贫”是道德,还是非道德?有人称赞这种行为是侠义作风,大加喝彩。但是就佛法来看,仍然不究竟,贫穷的人虽然被救济了,但是却侵犯了富有的人家。凡是对人足以构成伤害的,都是非道德的,真正的道德是不损害任何人,而人们可以得到利益。

(三)杀人救人与道德

有人或许会提出如此的问难:如果杀了一个人,而能够救很多人,是道德,还是非道德呢?佛经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为了救五百个人而杀了一个人,佛陀的作法合乎道德吗?佛陀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心,而杀了一个人,在大乘的戒律中是赞歎佛陀的行为。我们在修行菩萨道,杀一人而救五百人的时候,除了动机要纯正,抱持大慈悲心之外,还要具备甘心情愿接受因果制裁的胆识,因为有所造作,必有报应。日本的井上日昭禅师杀了一位奸臣,替万民除了百害。山本玄峰禅师说:“一杀多生通于禅。”意思是说:杀了一个人,因此而救了许多人,是通于佛法的。佛教是非常重视生命的宗教,不杀生是佛教徒共守的戒律,尤其小乘佛教更是严守。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如果本着大慈悲,救人救世的心去杀生,在大乘的戒律是开放的。譬如今日我们处于反攻复国的时候,一旦战争爆发,佛教徒可以杀害敌人吗?只要我们扪心自问:如果真正本着救民出于水火、杀一救百的愿心,并且甘愿负因果的责任,在大乘的戒律是赞美这种行径。

(四)自杀行为与道德

有人又说:自杀的行为合乎道德,或者是不道德的呢?有些人以为自己活得没意思,想自我了断,他以为这又不会伤害到别人,和他人有么关系,有什么道德不道德呢?我要郑重地告诉各位:在佛法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的,佛法是不允许有自杀的行为。事实上,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个人的所属,这具血肉之躯,最初由父母的结合而生养,并且从社会接受种种所需以茁壮、成长,生命的完成,是社会众缘所成就的,取之于社会大众,就要回报于社会大众,每一个人,都有权力使自己这个生命,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但是没有权力毁灭任何的生命。

(五)仁义牺牲与道德

或许有人又会问:既然如此,那么一般的英雄豪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举,是合乎道德,还是不合乎道德呢?如果抱着成仁取义、救人济世的心,牺牲自己成全大众,这是道德的升华,是值得赞美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命的意义,在于道德的完成。听到一句半偈的人生真理,都可以舍弃生命,更何况躬身去实践完成,无怪乎古圣贤人不惜牺牲生命而甘之如饴。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舍身救护生灵的记载,在藏经里到处可见,这种杀身的举止,正是大悲心的具体表现,至善至美的道德升华。

(六)杀生捕鼠与道德

有些开药店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售卖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或者捕杀老鼠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要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在这里,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的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此为佛所不许。如果为了去除虫害,当然,预防比杀害要好些,但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而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踏死的小生灵更多,而我们都不自觉,譬如脚下爬行蝼蚁,不知踏死多少?这种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不能怀着瞋心而杀生,以瞋心而故意杀生,是必堕地狱受苦的,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要把佛法的规范,视为畏途,认为是束缚我们自由行动的绳索,或以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严,难以守持。其实佛法的戒律有很宽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关于什么是道德,什么不是道德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一念。如果心里的一念是慈悲的,以预防为出发点,而不是存心杀害,如此,纵使构成杀害的行为,罪业也是轻微的、合乎道德的。相反的,如果出于恶心、瞋心而蓄意杀害的,那就是不合乎道德。即使尚未杀害,在起心动念的当时,就是不道德的。古人说:“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我们要谨慎地守护我们这颗心,使它起心动念都合乎道德准则。

二.世间的道德生活

上面和各位谈到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

(一)感情生活的道德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也就是依情爱而生活的意思。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生活是人人必须,离开不了的。那么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中应该有些什么道德?对于感情生活应该如何处理?

讲到感情,人们往往对越亲近自己的人越有感情,人们良知也恐怕爱自己胜于爱别人。所以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爱由亲始,从尊敬自己的长辈推而及于他人的长辈,体恤自己的幼小广被至他人的幼小;从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进而亲戚、朋友,由自己血缘至亲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有相关的人。越有道德的人,爱心越扩大,甚而连亲疏差别都泯除,这就是民包物与、物我一体的胸襟,也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

和佛陀同时代的提婆达多,本为佛陀的弟子,并且和佛陀是堂兄弟。后来心存不轨,背叛佛陀,三番两次想陷害佛陀。有时派人去行刺佛陀,有时驱遣恶象想踏死佛陀,甚至令人埋伏在佛陀经过路上,企图推下巨石把佛陀压死。一次又一次,极尽狠毒,务必致佛陀于死地才罢休。但是佛陀却一点也不计较,甚至于告诫弟子说:“你们要多尊敬提婆达多,他是我的善知识,我们因他而更坚强,我们因他而更能发扬佛道,他是我们推展佛法的逆增上缘。”没有黑暗,就显不出光明的可贵;没有罪恶,就显不出善美的价值;没有作恶多端的人,就显不出好人的值得尊敬;没有非道德的行为,就显不出道德的崇高。有道德的人,不仅爱和他亲近的人,甚至于陷害他的人,也一样的爱他。佛陀的感情,把他的慈悲推广到爱他的仇敌,佛陀的感情是无恨无私的慈悲,我们是佛陀的弟子,也要把感情升华、净化、扩大,让我们的感情生活合乎道德,那多如黄河泛滥的情欲之水,要能疏导,要能控制,最好,以慈化爱,以智化情,这是身为佛教徒所应该注意的。

(二)伦理生活的道德

佛教不仅是重视感情的宗教,佛教也是非常重视伦理关系的宗教。佛陀成道之后,没有几年,他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了,王子们商量着:净饭王出殡的时候,大家自愿担负棺木。佛陀知道了,对大家说:“我也参加一分,尽尽我为人子的心意!”第二天,佛陀与王子们一齐担着父王的棺柩出殡。佛教对于慎终追远的孝亲之道是很重视的,佛陀躬身留给我们可贵的典范。佛陀自幼失怙,由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长大。佛陀成道以后,大爱道也要求跟随佛陀出家。当时印度最初的僧团,没有女众,佛陀也不主张妇女出家学道,但是对方是姨母,是抚养自己成长的长辈,佛陀为了尊重伦理,因此开了方便法门,允许大爱道等削发出家,以报答哺乳之恩。

唐朝的道明禅师,俗姓陈,人称之为“陈蒲鞋”。为了奉养高龄老母,编织草屦,售得微薄金钱,以为甘旨孝养所需,人们因为尊敬他的孝行,因此称他为陈蒲鞋。南北朝时代的北齐,有一位道济禅师,经常肩挑扁担,一头挑着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一头挑着经书,到处讲经说法。人们因为恭敬他的高行,也尊重他的母亲,要帮忙禅师照老母亲,他总是婉拒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不论如厕吃饭,都应该由我身为人子的亲自来侍候。”佛教对于父母之恩的回报,是很注重的。

跟随我出家学道的青年弟子门,他们的父母到了佛光山,我总是竭尽热诚招待他们,弟子们就说:“师父!您事情忙,我们的父母由自己来招呼就好了,怎好劳动您!”我总是回答:“不要紧!我出来将近四十年了,离开了父母、师父,孑然一身到了台湾,虽然明知近八十岁的老母亲还健在,但是我有家难归,有亲难孝,你们的父母等于我的父母,分一点让我照顾,尽尽我的心意。”佛教并不是说出了家就不要父母,不重视人间的伦理关系,而是要由孝顺自己的父母,扩而孝顺众生的父母;从今生的父母,而推及过去多生的父母。上面我略举数例,说明佛教对于世间的伦理道德一样重视,并且重视层面更深更广,所不同的,仅是孝顺的方法、方向不一样而已。

(三)政治生活的道德

佛教徒应该不应该关心国家政治呢?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家,人人对于国家的政治应该抱持几分的关心。我们每天早课都要唱诵“国土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意思就是民国、佛法,都希望它兴隆。初一、十五唱的宝鼎赞:“端为民国祝万岁,地久天长。”正说明佛教徒关心国家前途,祝祷国运绵长。

我们的教主佛陀也很关心政治。有一次摩羯陀国的阿阇世王和越只国有了纠纷准备发动战争,于是派大臣雨舍去拜访刚从越只国回来的佛陀,打探敌情。雨舍到了佛陀的精舍,佛陀知道他的来意,却故意不正面回答他,佛陀说:“你先请坐,等我和阿难谈过一段话后,再和你交谈。”佛陀于是转身问随侍在身旁的阿难说:“阿难!我们刚从越只国回来,你觉得越只国的政治,非常民主自由吗?”

“佛陀!越只国的政治非常自由民主。”

“他们的教育普及吗?”

“教育非常普及。”

“越只的人民遵守法律吗?社会讲求上慈下孝吗?人们具有宗教信仰、相信因果吗?他们的民风敦厚,对事业有贡献的热忱吗?”

阿难尊者对于佛陀的询问,一一肯定地答复“有”,佛陀于是很慈悲、很严肃地说:“假如一个国家具有自由民主的政治,上慈下孝的民风,信仰宗教因果,这个国家必定是富强的,外国的侵略是不会胜利的。”雨舍大臣听了佛陀含蓄的开示之后说:“佛陀!我很惭愧,侵略战争是不会胜利的,我已懂得了。”

我为什么要向各位说这段故事,因为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国家,自由民主,人人守法、教育普及,对上孝顺父母,对下慈爱一切,讲求宗教信仰的自由,认识因果报应的道理,仅凭这些,我们复兴基地的台湾,固若金汤,早在数千年前,佛陀已给我们最好的明示了。

(四)经济生活的道德

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因此佛教并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如何追求究竟常乐的宗教。有人以为佛教反对享乐,要大家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完全不重视经济问题,信仰了佛教,社会文明不能进步;其实,这完全误解了佛教,佛教的确是呵斥物欲,是反对过份耽迷于物质享受,过份沈沦物欲大海而无法自拔,佛教并不是漠视物质生活,其实佛教是非常重视经济、物质生活的。

佛经上描写极乐世界的建筑岂仅是用钢筋砖瓦建筑的大楼而已,而是用七宝建成金碧辉煌的楼阁;极乐世界的设备岂仅是地毯、冷气而已,它讲究空气调节,每天都是微风吹动,自然温馨;极乐世界里面的音响设备,是“出和雅音”,连流水、花树、飞禽都在以音乐作佛事,它的八功德水比我们的自来水还要清凉,它不但可以解渴,并且还可充饥;佛国的世界是很富有的国土,那儿没有经济萎缩、没有通货膨胀等危机,没有能源缺乏,没有经营之苦。住在那里的众生,享受最富庶,但却毫无贪着的经济生活。

佛教中有一些实践苦行人,希望借着淡薄物欲来磨链自己的意志,我们也不完全否定他的价值;但是在普通的社会里,适度地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佛教虽然不否定经济生活的适度性,但是对于非法取得的财宝是不赞成的。举凡违背国法,譬如贩卖毒品、转卖人口的职业,或者违反佛法的不当工作,如屠宰、酒家、赌场的,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饮酒、不邪婬等根本大戒触逆的职业,佛教都不允许。佛教对于贪污舞弊的经济犯罪是反对的,对于诈欺背信的行为是不许的。除了上述各项之外,佛经上到处记载有七种不当之财不可以苟得,所谓七种非财是:(1)窃取他物,(2)抵赖债物,(3)吞没寄存,(4)欺罔共财,(5)因便吞占,(6)借势苟得,(7)非法经营事业。譬如偷盗、走私、倒会、囤积抬价、挪用公款等等都是非法的行为。求财要取之有道,非法求得的钱财,虽然眼前得到了,但是却种下了恶因,来世要加倍的受苦偿还。不如法得来的财宝,是不清净而罪恶的,是苦因而不是甜果。即使如法求得的钱财,也要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有钱是福德因缘所致,而懂得将钱用于合乎道德之处,更是需要高度的智能。

(五)信仰生活的道德

谈起信仰,容易先令人联想到神道教的拜拜,甚至有人误解佛教也是求神问卜的拜拜宗教。其实佛教是关心生命本源的宗教,有别于一般的宗教。综观台湾目前的社会大众,信神求神庇佑赐福的人多,而信佛依佛的道理奉行的人少,在他们认为佛菩萨不如神明的关系来得密切。在神庙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信众,手中持着线香,双膝朝城隍老爷、仙公、妈祖的神案前一跪,喃喃祈求着:

“神明啊!请你保佑我升官发财,中爱国奖券。”

“妈祖啊!求你保佑我的儿子考上大学,女儿嫁一个理想的丈夫。”神明是否灵验也不管,总之如此一求,心里感到一切都很满意,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似乎神明也频频地向他们微笑点头。可是信佛呢?就不是如此了,佛陀告诉大众:你们要把自己的幸福、欢喜布施给人;你们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两者互相比较一想:信佛,一切都要给人,我不是什么都失去,也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信神,神会给我黄金美眷、功名利禄。算了,我还是信仰神明好了。

从这里使我联想到:一个不肖的子孙,只知向父母要求,真正孝顺的子女,只想奉献给父母。宗教的信徒也是一样,有出息的信徒,只求能奉献给宗教、给众生,不为自己求什么;没有办法的信徒,才想向宗教企求。大家不要以为不求什么就无所得,事实上“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所求,将来所得到的更多,金刚经不是指示我们无相布施的功德更大吗?

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给神,让神明去控制、裁决,实在是太愚痴、太可怜了。信仰宗教,应该是寻求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增添桎梏与束缚。佛教是讲自力的宗教,幸福与快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佛教徒们!大家应该做一个正信的佛弟子,从神明的控制里走出来,呼吸佛光法雨的自由空气!
 

三.佛教的道德生活

在佛教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我分成下列数点来向各位说明。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佛教讲求布施,布施有许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施舍钱财,如果一定非施舍钱财不可的话,那么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信仰佛教了。施舍金钱是财布施,虽然是一种难得的善行,但是若能行法布施,或者行无畏布施,则将更为可贵。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大不可限量的。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呢?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随喜功德有很多,譬如随眼功德,我站在台上演讲,你们大家用眼睛注视着我,让我觉得大家正在专心一意聆听佛法,我就会讲得更有精神、更起劲。昨天我在台上演讲,精神没有比今天好,为什么呢?因为昨天讲台上虽然灯光明亮,但是台下漆黑一片,我往台下一看,只觉得黑压压地,看不见大家的脸孔,彷佛独自置身在茫茫大海中,不知对谁讲说,今天,我请国父纪念馆工作人员把灯开亮一些,因此看到大家对我行注目礼,就是对我做了随眼功德。

其实,昨天大家也已经做了随眼功德,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做到随口功德,什么是随口功德呢?昨天大家听讲之后,遇到亲朋好友,有没有告诉他们:“昨天的演讲内容如何如何!”如果大家说了,这就是做到了随口的功德。如果大家听讲听到会心处,热烈地鼓掌拍手,这也是一种布施,这就是随手功德。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随心功德,一个人虽然自己没有来听演讲,也不知道讲得如何,但是心里却关心着这件事,在家里,甚至于任何地方,只要你关心这个佛学讲座,关心佛法,就都有功德。

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肴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尝,你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和你共守,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入你的生活之中。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教主佛陀,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的伟大不是建筑在傲慢之上的伟大,他的伟大是慈悲的自然流露。他的弟子眼睛失明了,要穿针缝衣,佛陀看到了,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来帮你穿吧!”并且一针一线地为弟子把衣服缝好。有病的比丘要喝水,佛陀知道了,亲自倒茶给病比丘喝。佛陀并且还时常服侍重病的弟子,甚至污秽的粪尿、血脓,也毫不嫌恶,亲自加以清理。伟大的佛陀,他的慈悲,彷佛和风煦日,不分贵贱、高下,普及于一切。慈悲就是佛法,佛陀躬亲实践,是我们最好的启示和典范。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忽然遇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久,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呢?还给我!”

“牠也是一条生命,放过牠吧!”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

“你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可以拿去做下酒菜好了。”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到印度边疆地区去弘法,经过了很多年,非常想念佛陀,就派小徒弟亿耳去拜望佛陀。亿耳到了佛陀那里,佛陀亲切的招呼他,并且吩咐弟子说:“在我的房间加一张床,把我的棉被分一半给亿耳,今晚让他和我住在一起。”

大家不了解,佛陀那么伟大,一个小小的徒孙亿耳,需要佛陀费那么大的心思来照顾吗?弟子们不知佛陀的慈悲如春晖般的细微、温暖,他亲切的对待亿耳,不仅招呼小徒孙,并且安慰远在蛮荒弘法的弟子迦旃延,让他知道:你虽然在边地,但是你的弟子到了我这里,大家彷佛看到你一样,重视他、热忱地待他。佛陀这样做,不仅亿耳欢喜,迦旃延也会觉得无比的欣慰。

佛陀就是这么一位慈悲,而又具有人情味的圣者。在阿含经里,这种慈悲的事,到处都有记载,佛陀的为人,实在令人恭敬不已!

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去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大家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并且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惭愧力量非常大,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仍然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在南传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里,记载一段那先比丘和弥兰陀王谈到惭愧的话。王问那先比丘说:“一个在家的居士,已经证得阿罗汉身,对于凡夫的出家比丘,要不要礼拜?”

“应该礼拜。”那先比丘肯定地回答。

弥兰王很奇怪地接着问:“为什么?”

“他虽然是未证果的比丘,但是他有惭愧心,惭愧心会激发他努力修行,不敢放逸。”

平时你们看到一个在家的信徒吃点鱼肉,认为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快朵颐。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想吃点鱼肉,一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吃,只敢偷偷地背着人吃,并且觉得“不好意思!”

在家人喝酒大大方方地,甚至猜拳喝彩,高声互敬:“再来乾一杯!”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偷偷喝酒,绝对不敢公然地说:“再来乾一杯,”因为他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好比推动船儿前进的反拨于后的海水,是将来进趋更高的佛道的根本力量。

那先比丘接着又告诉弥兰王说:“没有证果的比丘,可以披穿袈裟,为弟子剃度、传戒、使佛法久住;但是,在家的弟子,即使证得初果也无法具有如此的力量。”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一个犯戒的出家人,不要轻视他,他只要发惭愧心,知道忏悔,就能去除前愆,白布上的一点小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大家不要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大惊小怪,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君子之过如月蚀,人人皆知。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髒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是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

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我们应该要常常发惭愧心,想到佛法没有兴隆,众生没有得度,就要更勤奋不懈;想到事业未成,德业未净,你的心越虚,你的头垂得越低,你的人格就越崇高。身为佛教徒如果不发惭愧心,佛教怎么能有办法普及呢?因为惭愧心是救国、救民、救佛教的原动力。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佛教是讲求因果报应的宗教,因果,最简单的了解,就是种什么因,就会收成什么果,也就是俗语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在时间上有三世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经济、身体、信仰等等,也各有他们的因果律存在。譬如我肚子饿,吃了饭就解了饥。吃饭是因,肚子饱就是果。又譬如一个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工作是因,赚钱就是果。胡适之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过去的不幸,可以靠不断的努力,使它转变为幸福。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修行,充满乐观进取的道理。佛教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愁不报,只是时辰未到。”我们要坚信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谨言慎行,守身护心,不要造下恶因,尝到恶果。因果是一定会报应的,只是时间快慢有别,有的现世就受报,有的来世才受报,有的多生多劫才受报,现在我告诉各位一个现世报应的例子:不久前,轰动一时的电影明星黄兰女士,假出家,把头发剃了,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她患了鼻咽癌,为了治疗,用钴六十照射癌细胞,引起副作用,头发都落光了。现在她已经知道错误,忏悔了,我们也祈求她早日恢复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因果的道德生活呢?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突然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

小孩子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到了依旧宁静无声的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

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山谷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有加深。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一些因果的偈子:一个人长得相貌端正,是从忍辱中修持而来的。世间上最难看的脸孔是忿怒的脸,时常保持心平气和,自然显现端好的相貌。贫穷是因为悭贪不知施舍,悭吝贪得,不能与人结缘,失去许多助缘,自然贫穷。名位由恭敬中获得,下贱因憍慢而生;喑哑是毁谤佛法的恶果,盲聋乃不信四谛的受报;长寿是因为懂得行慈悲,短命则起因于杀生,诸根不具是破戒的报应……在因果的道德生活里,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我们应该要把因果观念牢记心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求合乎佛法准则。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好比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做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除了要皈依三宝之外,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就不会有差错。

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譬如大家开车,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红灯,不横冲直撞,车辆一定可以平平安安地驾驶。如果你能遵循戒律的交通规则,在人生的旅途上,绝对不会发生车祸,绝对不会有亮起红灯。

戒律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能。

佛陀在华严会上曾经说过:“戒为无上菩提,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歎。”

又说:“戒为惑病最胜药,护诸苦厄如父母;痴暗灯炬生死桥,无涯业海为船筏。”

戒律,并非仅为学佛者必须受持,凡属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试看牢狱中的囚犯,多半是犯了五戒的人。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也不能超越五戒的范筹。如我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约自利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之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约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即日可待。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道德生活内容很多,最后我要告诉各位的是信忍的道德生活。在佛经上有这么一段记载: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诏住净因寺;大观年中,迁移天宁寺。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

“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

“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的想为他开脱。

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皇上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产生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有一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就立刻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发现不见了的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仍不说出详情,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

“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珠宝商惭愧自己的鲁莽,向着比丘拜谢不已。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皮肉的鞭打,比丘忍辱的德行,实非一般常人所能及,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驱使。我们身为佛教徒,应该处处以利人为前提,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群众,以信仰的力量忍耐个己,牺牲小我、当为义不容辞之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惟有行此道德生活,我们的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

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

关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大家已经了解了世间的与佛教的各种道德生活,现在让我再告诉各位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我分下列两点来说明:

(一)实践八正道的道德生活

所谓正道,是离偏邪的中道,属于圣者之道,故又名圣道中道。是佛陀所明示的重要显著的道行品目,在佛陀转法轮时,说为八正道支;至入涅槃时,又增广为三十七觉支。八正道是:

\

1.正见:正当的见解,即正解佛法,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谬妄见。

2.正思:正当的思惟,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能的思索。

3.正语:正当的语言,即远离虚言、暴语、诽谤、妄语、戏论等非礼之言语。

4.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仪,有犯法之事物勿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合理的经济,内心常存着道德、伦理的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以维持生命。

6.正念:正当的忆念,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

7.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勤修戒定慧三学。

8.正定:正当的禅定,即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完满的人格。

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即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学。中国的禅(正定)、净(正念)、律(正语、正业、正命)、密(正念、正语)各宗的修法,都是以八正道的实践规范为原则而发展出来的。

佛教所说的“正道”,不是单作理论来了解,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上实修。如正见的见是见解、知见、学说的意义,说明佛陀的根本思想,再将此作为自己本身的思想。在实践修行的当初,虽不能即时成功,最少必须绝对的信仰,将它当目的而活动。正思惟就是把佛陀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而思惟,并且必须反覆熟虑而自省观察。正语正业则是在以正见为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口的言语要从于正见,身体的起居动作也要从于正见,如此正思、正语、正业,即为一般所谓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正命的命是生活,即在生活中统合了身口意三业,生活的一切均与正见吻合。正精进的精进,是努力策励的意思,在思、语、业、命中都存在着。正念的念是专念集注而且常念不忘,表示正精进的内面,即正见的现前。正定的定,一般义译为三昧,表示心一境相。正定就是修定,在古德的注释中,常把正见乃至正念当作正定的助缘资具,现示出正定为目的的倾向;同时又有将正智正解脱放在正定之后,表示正定是一种手段、方法,而不目的。

以上所说八正道的实践,可能把佛陀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在“八正道”的学说中,没有包含任何世外或者神秘的要素。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导,此中充分的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指示人类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若依序渐次实践,则能解脱无明烦恼,获得清净愉快的生活,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二)实践六度的道德生活

一般不了解佛教的人,以为信了佛教就应该放弃人世,妻子儿女要远离,功名财富要抛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一切都没有可以使人留恋的价值,必须避之惟恐不及。其实,这些都是对佛教的误解,我以为学佛的人,无论对于国家或人类,对于生命或财物,均需用一种理智的工夫,作正确的认识,不必过份热爱,也不要过份冷淡。因为过份热爱,便不免被世间情感所左右;相反地,过份冷淡,便不免孤独、消沈,而偏于出世,真正大乘佛教的道德生活,是中道的生活,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应该正确地认识世间,在日常生活中融以佛教的思想,以佛教的道德为基准,这就是我所要讲的“六度”的道德生活。“六度”本是菩萨乘的出世善法,但是菩萨乃是大心众生,以出世的高深修养,做入世的利生事业,故六度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

何谓六度:

1.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受益;

2.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

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伤害他人;

4.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

5.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

6.修智能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一个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勤修六度,以六度做为自己道德生活的准绳,再以六度法深入社会,普利大众,则六度即为人生最高的善行了。

六度中,持戒、禅定、智能三者,即所谓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瞋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会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如禅定就不会损人,不会损人,瞋恚就不会生起;如修慧就不会无明,不会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贪瞋痴一除,行布施度,则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则坚毅的精神就可具备,行精进度则勇猛的力量充实一切,所谓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此即大乘佛法的道德基础。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生活与道德的问题,我简单地仅以上述一、道德与非道德,二、世间的道德生活,三、佛教的道德生活,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等四项做了说明,希望对各位在信仰的生活中有所助益。最后我祈求三宝加被,祝福大家健康如意、法喜充满,谢谢!